首頁>檢索頁>當前

三尺講臺育桃李 粉筆無言寫春秋

——202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群像掃描

發布時間:2023-09-10 作者:本報記者 張欣 歐媚 程旭 來源:中國教育報

九月,菊花飄香;九月,果香彌漫。

九月,祝福在秋葉間飛揚;九月,用感動銘記那份敬仰。

黑發積霜織日月,揮筆無言寫春秋。“楷模”二字,皆以“木”為偏旁,以一木成一林,以一林造一森,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就是教育的真諦。

他們以身為木,以心為火,燃燒自己,散發出“因材施教、誨人不倦”的潛心耕耘之光、“不計得失、甘于付出”的無私奉獻之光、“唯實惟先、善作善成”的守正創新之光,點燃了每一位學生,將不滅的“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信仰之光傳承延續。

今年有64位教師入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今天,讓我們將目光投向他們。

    化作春泥更護花

無論深山還是邊疆,無論庫區還是小島,只要有三尺講臺,他們便為之堅守;只要有一雙求知的眼睛,他們傾心付出。

無論平坦還是泥濘,無論跋山還是涉水,只要還有一群可愛的人在等待,他們便不辭勞苦奔赴而來。

總有人愿做大山深處的“磐石”,只為給山里的孩子撐起一片天。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是吉林省最偏遠的縣之一。虎洞溝村則是長白縣最偏遠的村莊,這里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地域偏僻、地廣人稀、信息閉塞,周邊山峰林立、山勢陡峭、山路崎嶇,學生上學要翻山越嶺、蹚水過橋。

30多年前,長白縣新房子鎮虎洞溝村小學教師金永七初到這里。一進校門,老舊的校舍、破損的課桌、凹凸不平的操場,沒有水電,一到晚上漆黑一片。可面對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金永七沒有一絲猶豫退縮,一句“放心,我不走”,支撐了他35年。

“一年級的孩子已經學會自己拼讀了,會自己讀課文了,會計算加減了,字也寫得工整了……”“二年級的小明作文寫得越來越好了,就是數學的綜合算式還得加強;小紅唱歌真好聽……”“從來不說話的小麟開始說爸爸、姐姐、哥哥了……”只為此情此景,金永七夫妻二人每天穿梭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無怨亦無悔。

總有人愿做庫區孩子的擺渡人,只為給孩子們美好未來。

小小的庫區與繁華的都市相隔千里,如何讓這里的孩子也能感受到教育的現代化氣息?

湖北省丹江口市龍山鎮彭家溝小學教學點校長兼教師彭玉生就地取材開展“自制玩具研究”:撿起碎瓦片做陀螺、摘下扁豆夾做口哨、撿起廢紙折飛車……他說:“咱們玩,也要玩出名堂,玩出科技感。”

彭玉生想方設法,募集了10套蘿卜頭機器人,開起了創客課程,孩子們在操場上搭積木、玩編程。如今,學校還開設了平板編程、智能汽車、航空航模等特色課程,成為培育學生科學素養的“助推器”。

總有人愿做邊疆的守護者,只為托起每個孩子的希望。

哪怕要開著摩托車艱難地向崎嶇的山路出發,哪怕那緊握車把的雙手早已凍僵,哪怕從頭到腳已經被黃土覆蓋,廣西百色市凌云縣深圳鹽田鎮洪小學校長任彩祝依然堅守。不畏幾個小時的山路,不畏夜黑風高,日起日落,初心不改,只為留住每一個不想失學的少年。

有人在最高點綻放美麗,有人在最遠處煥發光彩,他們把最美麗的時刻給了學生。在每一個微光出現的拂曉,每一個紅燭點燃的深夜,那一個個佇立的背影,早已定格為我們心中永遠的老照片。

沒有家人陪伴的童年將會怎樣?對待學生她從不放棄,對待教學工作她一絲不茍,哪怕再累再苦,也要為留守兒童撐起一個家;哪怕再難再險,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洗衣做飯、看病吃藥、輔導作業……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白花中心小學教師何容妹活成了學生心中的“多面手”。

沒有聲音的世界將會怎樣?新疆霍城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許智宏是一位普通的農村教師,一對雙胞胎聾童的父親。他用27年創造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奇跡,讓無言的“花兒”會發聲,讓寂靜的童年充滿聲響。

缺少呵護的“花兒”將會怎樣?走近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特殊教育中心教師閆蕊,我們看到一個燃微光成炬火、溫暖前行的特教筑夢人。22年間,她把奮斗的青春綻放在摯愛的特教土地,化作一束微光,照耀殘障兒童成長道路,也為自己的人生刻下奮斗的鮮活注腳。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是她最好的寫照。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新陽路小學有一個特殊的班級,班里面的27個男孩全都剃了光頭,這背后有一個暖心的故事。

“把我的身體捐獻給醫學事業,我覺得也是教師生涯的一種延續。這場災難對我來說,真的就是一次重生。”2018年暑假,哈爾濱市第十七中學新區學校教師邰慧被診斷為腦膜瘤,她給高二的女兒寫了長長的遺囑,告訴她一定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同時,她還準備捐獻遺體,希望把眼角膜捐獻給期盼重見光明的孩子們。

奇跡發生了,當她再一次回到班級之后發現班里出現了一個又一個光頭男孩。“老師,您再也不用戴著假發上課了,我們陪著您一起長頭發吧!”那一刻,她激動得摟住他們,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她用生命活成一道光,給學生上了生動的一課,照耀著學生的前程。

今日之中國,正是因為他們的身影,教育的光芒才愈發光亮。

感動,不止一瞬。一個人,一條路,一顆心,一面旗,他們是不滅的蠟燭,是不倒的脊梁。

    長風破浪會有時

中興路,謂任艱道遠,奮勇當先!

在邁向教育強國的偉大征途中,他們是改革者,敢于打破陳規,突破慣性,勇立教育改革潮頭,掀起朵朵改革浪花,卷起波瀾壯闊的中國教育改革生動圖景。

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五育”并舉培養時代新人——

2011年6月,當于會祥出任北京育英學校校長時,這所與共和國一起成長起來的學校在名校、大校林立的北京海淀,急需一場教育變革。

靜掛在枝頭的桃子何以飄香?

從德育入手,修建校史館,傳承紅色基因;構建全面發展的課程體系和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引導全校師生從關注“分數”到重視“人的發展”;以“校園尋寶”形式辦全校運動會,改革體育教學,形成“無體育不教育”的整體氛圍;拆掉把校園分割成“豆腐塊”的冬青樹擋,把校園變成支持不同年齡層學生開放融合的育人場,在美麗校園中以美育美;設置校園職業崗位勞動課,讓勞動教育成為學生的社會第一課……十年磨一劍,于會祥帶領一所普通校華麗轉身。

在上海,也有一位校長,用他的改革實踐把一所薄弱校變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名校。

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張人利以課程和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提出了“按最佳發展期設課,創最近發展區施教”的理念,實施后“茶館式”教學。慢慢地,變化發生了:學生睡眠時間變多、體藝科活動變多、課外作業變少、近視率變低、學業成績變好,“輕負擔、高質量”的教育愿景成為現實。

把目光從城市轉向農村,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改革的故事同樣在發生。

在內蒙古額爾古納市三河小學,每個學生都會用“毛毛狗”制作活潑有趣、創意十足的拼貼畫。“毛毛狗”是早春柳樹上剛發出來的嫩芽,因為很像是臥在柳枝上的小狗而得名。

在弭光艷來之前,學生們沒有專職美術教師,喜歡畫畫的孩子只能在包裝紙背面涂涂畫畫,水彩筆更是“奢侈品”。沒有文具,她就用第一個月的微薄工資為每位學生買了圖畫本和水彩筆;沒有橡皮泥,她就在山腳下,挖半袋黃土,加入水和棉絮自己徒手和好。每年兒童節,弭光艷還為孩子們認真舉辦一場大型畫展。

那一秒,孩子們的明眸被愛點燃。

那一刻,孩子們的心底發出五彩斑斕的光。

與城市相比,大自然為鄉村孩子提供了天然的美育資源。經過不斷尋找試驗,弭光艷最終找到了“毛毛狗”這種當地常見的材料,研究開發了“‘毛毛狗’拼貼畫”校本課程,成立“毛毛狗”工作坊,立足鄉土美育資源,帶領鄉村孩子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

改革創新思政課程,做學生成長引路人——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丁俊萍今年已經68歲了,每年仍然承擔兩門以上本科生思政課教學工作。上她的“開學第一課”,來晚了就要自帶小凳子。

40多年來,聽過丁俊萍思政課的學生有數萬人。

“我們講思政課的老師,首先自己要有信仰,如果不是從自己心底發出的聲音,是講不好馬克思主義的。還要有情懷,當你全身心地、富有激情地、滿懷真情地講述時,理論就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被賦予了可親可愛的力量。”丁俊萍說。

2016年,她牽頭開展概論課的在線課程建設工作。整體設計、具體實施、腳本撰寫、后期維護等,她都花費了大量心血。在錄制課程第一章時,由于高度近視,看不清提詞器上的內容,她靠著扎實的業務能力和超強的記憶力,背下了自己寫的兩萬多字的文本。

在三江源,青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盧艷香扎根高原十六載,把全部心血和精力傾注在她熱愛的思政課上。在學校思政課教師緊缺時,她的年均課時量高達800學時。

像盧艷香這樣,既有豐富教學經驗,又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很多缺思政課教師的高校都開出優厚待遇引進。盧艷香最終還是沒有離開青海,反而扎得更深。她帶領團隊獲批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邀請國內名師專家助力西部高校思政課建設;將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建設“兩彈一星”精神虛擬仿真實驗課;牽頭青海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

青海湖畔,又是一年油菜花開。盧艷香相信,只要在西部高原深深扎根,播撒信仰的種子,終有一天,種子會成樹成林,開花結果。

投身職教浪潮,培養大國工匠——

在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文樞樓,有一盞亮得最早、熄得最晚的燈——這是眭碧霞辦公室的燈。

中國職業教育發展不乏推動者,眭碧霞就是其中一個。2003年,她帶領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躋身國家示范軟件職業技術學院行列,對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進行系統化、理論化研究;2007年,學院入選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她帶領團隊創新“職業情景、項目主導”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基于軟件產品開發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2019年,她帶領團隊對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專業布局進行全面梳理,確立了對接工業互聯網產業鏈辦專業的思路,并成功入選“雙高計劃”建設院校。

匠心筑夢,他們提筆書寫青春華章。

銑削技術是一項用途廣泛的基礎技藝,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直接體現,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涂勇在該項目上帶出4個世界冠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教授龔盛昭深入企業調研,泡在圖書館查資料,從零起步開辦精細化工技術專業,將該專業成功辦成高水平職業教育專業……

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許多。

教育強國建設的藍圖在他們手中,正一點一點變成現實。

    咬定青山不放松

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要投入多長時間?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蔣興良給出的答案是38年。

1985年,蔣興良考上重慶大學高電壓工程技術研究生,從此開啟了與高海拔和冰雪為伴、“死磕”電網覆冰絕緣技術的人生歷程。

山上霧大風大時,走一會兒衣服就能擰出水來;雪大時膝蓋都陷進雪地里,車一打滑就可能滾落懸崖。基地怎么建?經費從哪里來?這都是擺在他面前的難題。

沒有專項研究經費,他就自籌資金,挖土撬石、砌磚粉墻、立塔架線、安裝調試,每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扎在野外基地。為了節省經費,他一邊沒日沒夜地做試驗,一邊和團隊成員、當地工人一起,一磚一瓦地建設基地。夏天在酷暑高溫下建設,冬天在寒風凍雨中試驗。

38年,在數不清的日日夜夜中,他的足跡遍布六盤水、三峽庫區、青藏高原、六盤山、雪峰山。他用持之以恒的科學實踐,先后投身三峽工程、青藏鐵路等50余項重大科研項目,攻克能源電力裝備安全多項重大科學與技術難題。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捧著一顆赤誠之心,攻堅克難,秉承科技報國闖出一番事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貴州大學森林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丁貴杰教書育人四十載,真正做到“樹木”又“樹人”。他不僅將從事的馬尾松研究做到國際領先水平,還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貫穿于教學和科研過程中,培育棟梁之才。

山不辭土,海不辭水。復旦大學教授趙東元視祖國材料化學科學發展為己任,他以個人理想融于國家進步為榮耀,在國際材料化學領域第一梯隊發出了中國聲音。

磁極自有南北,前行無問西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蘇東林不懈鉆研,將“矢志不渝、敢為人先、攻堅克難、電磁報國”的電磁魂精神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為祖國打造一支電磁“鐵軍”。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服務大國“三農”,造福當地;心系家國,無悔青春。

在揚州大學,水稻產業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洪程被熟悉他的人稱為“稻迷”。問“稻”48年來,“5+2”“白+黑”成為他的工作常態,每年他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在基層度過,足跡遍布蘇、浙、皖、贛等10多個省市的水稻主產區,一心只為讓億萬農民腰板“直起來”,“中國飯碗”滿起來。

他在田間“課堂”上,讓成千上萬的種糧大戶和農民學會最新的種植技術,解決生產難題;自掏150萬元獎金設立創新獎勵,助寒門學子高飛;他創建“課堂—實驗室—基地—生產田”四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愛農興農的博士、碩士研究生140多名。

在塔里木大學,園藝與林學學院園林系教授吳翠云被人譽為“紅棗公主”。她懷揣著對邊疆科教事業的摯愛,奔波在南疆農牧團場及地方鄉鎮村莊,在田間地頭給農民培訓果樹種植技術,為果農開“農技處方”。

長期服務于南疆20多個農牧團場、10余個鄉鎮及多家林果企業,建立3個科技示范基地,培訓基層技術人員及職工、農民1.1萬余人次,技術指導林果面積500余萬畝,吳翠云探索出“專家教授變顧問、成果變項目、科技變產業”的科技服務模式。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學以致用,服務社會,是他們不變的風采。

躬耕教壇34年,遼寧省沈陽市中國醫科大學教師楊清始終奮戰在醫學教育最前線,講臺上、病房里、手術室……處處是她立德樹人、傳授技能的場地。

國內首個以腔鏡微創技術為特色的婦科病房便誕生在她的手中。她培養出了一支技術精湛的婦科微創專業團隊;引領17所高校累計2980名學生深入12個省90個鄉村參與社會公益活動,4萬余名農村女性獲益;她承擔國家衛健委援岡比亞合作項目的重要任務,帶領專家組親赴岡比亞調研、培訓講學、進行腔鏡手術示范,一次次圓滿完成國家交付的重任。

一幕幕,我們不曾忘記。在北斗時空領域追夢的廣西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教師孫希延、情系測繪獻青春的蘭州交通大學教授閆浩文、扎根云南的冶金人昆明理工大學教授楊斌……他們的名字鐫刻在時代畫卷中。

歲月如梭,師者的初心不曾改變;歷史滄桑,師者的精神永恒長存。

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到來之際,讓我們向師者致敬。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10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黄床大片免费30分钟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 2022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无码|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av|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