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

發布時間:2023-09-14 作者:李華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能為化解人類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矛盾、沖突及危機,提供強大而有益的精神滋養和價值影響。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重要論述充分表明,中國式現代化生發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追求與道義擔當。

中國式現代化蘊含著“民為邦本”的民本思想。自古以來,中國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十分重視強調民心、民意的力量。從歷史上看,西周“成康之治”、漢代“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等繁榮時期的出現,背后都離不開對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價值認同與政治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從根本上體現了人民主體地位,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民本思想的集中體現。與西方現代化把許多人拋擲于現代化進程之外不一樣,中國式現代化從來沒有把巨大的人口規模看成制約發展的“包袱”,而是把人口看成建設現代化要依靠的主體力量和實現現代化要受益的最大主體。中國式現代化飽含著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豐富民本思想的繼承與弘揚。

中國式現代化蘊含著“天下大同”的共富夙愿。共同富裕是華夏民族的千年夙愿。中華民族歷來講求民胞物與、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美好世界。《易經》中的“裒多益寡,稱物平施”,老子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體現的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共同富裕的美好追求。治國之道,富民為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價值依托。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決不能允許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窮者愈窮富者愈富,決不能在富的人和窮的人之間出現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與西方現代化“一邊是世襲的富有,另一邊是世襲的貧困”截然不同的是,中國式現代化強調的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正是因為中國式現代化繼承了“天下均平”的樸素思想,彰顯了“大同社會”的理想追求,在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超越中,昭示了追求共同富裕的崇高價值目標。

中國式現代化蘊含著“人心和善”的內心觀照。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及數千年歷史,塑造了中華民族特定的精神氣質。一直以來,中華民族善于將自我成長軌跡和時代風云變幻相融通,重視精神生活,以自我修為促進人格提升。《論語》中有“克己復禮為仁”的自我約束,《孟子》中也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表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啟示我們,人活著要不為外界的物欲所誘惑,多尋求內心的平靜與祥和。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任何時候都不能泯滅了人心、人性。如果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內心不是越來越祥和與安樂,反而是越來越冷漠與孤僻,那只能稱之為“現代的異化”,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當高樓大廈在中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生動勾勒了中華民族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對葆有和善心性的追求一直都在,對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一直都在。

中國式現代化蘊含著“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學。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的先人們早就認識到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多年,積淀了豐富的生態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這些質樸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根本文化前提與堅實價值支撐。西方現代化模式下,資本對利潤無止境追逐,導致對自然無節制索取,在創造了極為豐裕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難以想象的環境創傷。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發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以極其慘烈的代價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中國式現代化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智慧的基礎上,主張天人相合相應,堅決摒棄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現代化老路,開辟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路。

中國式現代化蘊含著“協和萬邦”的寬廣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國世代相傳。”對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思想和行為。諸子百家中,道家強調“不以兵強天下”,“順天任德,敵人自服”;儒家強調“仁者無敵”,倡導“和為貴”;墨家明確主張“兼愛”、“非攻”,認為戰爭“不利”。正是基于這樣的文化傳統,中國發展對外關系時,從不侵占他國土地、奴役他國人民,不以軍事力量相征伐。2000多年前,中國人開通的絲綢之路,是一條貿易之路、文化之路,更是一條和平之路。600多年前,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七次遠航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卻從未恃強凌弱,而是一路促進經貿、文化的交流,播撒和平友誼的種子。由此可見,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是有深厚的文化淵源與歷史傳統的。今天的中國,傳承和弘揚協和萬邦的寬廣格局,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己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創造和傳承下來豐富的優秀文化傳統,這既是孕育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源泉,也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精神特質。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持續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不斷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根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為主動、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副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BIDB22222]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14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精品极品三级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牛牛在线精品观看免费正|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成人三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福利 |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香蕉|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99re视频热这里只有精品7|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国产精品一国产AV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免费视频|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www.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主播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91久久精品国产成人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