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百年政治智慧·精神譜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體系不斷發展,各類市場主體蓬勃成長,一大批有膽識、勇創新的企業家茁壯成長,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準的中國企業家隊伍。2020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就要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豐富了企業家精神的時代內涵,為進一步弘揚企業家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企業家精神成長于改革開放生動實踐
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為企業家精神的成長提供了廣闊平臺。改革開放的歷史,既是企業家群體創新創業的歷史,也是企業家精神不斷成熟的歷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各領域的創業者開啟了創業熱潮,敢闖敢試的企業家精神隨之展露。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后,各類企業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隨后,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黨的十五大將非公有制經濟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兩個毫不動搖”,經濟政策的完善為企業家精神成長提供了更豐厚的土壤。20世紀末,中國企業家競相在不同行業開拓進取,企業家精神不僅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推動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黨的十八大以來,企業發展新政策、新機遇層出不窮,創新創業環境明顯優化,企業家精神在企業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愈加凸顯。
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為企業家精神成長提供了有力支撐。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的演講中指出:“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發市場蘊藏的活力。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鼓勵民營企業家“弘揚企業家精神,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首次對企業家精神作了系統論述。2021年9月,企業家精神成為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之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充分肯定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與時俱進賦予企業家精神新的時代內涵,為弘揚企業家精神提供了豐厚滋養。
企業家是企業家精神形成的直接主體。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大批企業家胸懷祖國、心系人民、誠信經營、堅持創新,無論是揮起大錘將有質量缺陷的76臺冰箱砸掉的海爾集團創始人張瑞敏,還是發起民營企業扶貧光彩事業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都展現了中國企業家的責任擔當和精神品格。企業家們在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扮演了關鍵角色,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經濟增長、人民幸福貢獻企業力量的同時,也使企業家精神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企業家精神凝練了中國企業家的時代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深刻揭示了企業家精神的內涵,概括起來就是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五個方面。
增強愛國情懷。愛國是深植于中國企業家群體的文化基因和光榮傳統。從近代民族危亡之際“實業救國”的張謇,到抗日戰爭時期組織“宜昌大撤退”的盧作孚,再到改革開放初期“做一片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玻璃”的曹德旺,均對國家、對民族懷有崇高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為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社會繁榮不懈奮斗。企業家愛國的實現形式首先是辦好一流企業。在愛國情懷的感召下,企業家們奮力拼搏、力爭一流,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中,中國有142家企業上榜。一大批優秀企業家將愛國精神轉化為報國之行,以企業發展促進經濟騰飛。
勇于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企業家創新活動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無論是加快轉型升級、培育核心競爭力還是戰勝外部風險挑戰、突破困境浴火重生,“堅韌不拔、勇于開拓”,都需要企業家在關鍵領域加強自主創新,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高度重視技術研發投入,有效激發員工創造力,帶領華為成為全球領先的通信技術巨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從落后到跟跑,到并跑乃至超越,正是廣大企業家弘揚創新精神的直接體現。
誠信守法。誠信是中國企業家的行為準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企業要想站穩腳跟、走實走遠,企業家必須具備誠信守法的基本素質。物質匱乏年代,浙江萬向集團創始人魯冠球把3萬多套次品當廢品賣掉;經濟全球化時代,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堅守“伊利即品質”的企業信條,將食品安全工作延伸至全球產業鏈條上的所有合作伙伴。一些“老字號”和“金字招牌”屹立不倒,都以誠信守法的經營,詮釋了企業家精神的內涵。
承擔社會責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先義后利”的義利觀,傳承至今發展為獨具中國特色的企業經營理念。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認識到,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是相生相融的,他們努力在共同富裕、創造就業、社區服務、關愛員工、環境保護、公益慈善等方面積極行動。近年來,企業大額捐贈投向教育助學、鄉村振興、醫療衛生、應急救災等多個領域,彰顯了中國企業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拓展國際視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合作日趨緊密,一大批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參與國際化經營,涌現出許多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如正泰集團的南存輝提出以“讓產品走出去,服務走進去,技術走上去”的理念推動企業國際化。企業家們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帶動企業實現更好發展的同時,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格局形成,體現出大格局、大胸懷、大智慧。
企業家精神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動力
企業家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精神動力。
弘揚企業家精神,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企業家的精神品質是企業成長的原動力,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弘揚企業家精神,對于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發展內生動力和社會創造力意義重大。在新時代,一大批優秀企業家在危機中育新機,以實際行動與巨大成就展示出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這種精神力量引領著企業不斷構筑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實力日益壯大。在企業家精神的激勵和感召下,尊重和鼓勵企業家干事創業、開拓進取的氛圍日益濃厚,企業家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激勵著更多人參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現市場繁榮、經濟振興。
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新中國成立以來,眾多企業家主動適應國家發展格局的變化,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實現企業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保護主義盛行,全球市場萎縮,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重要戰略決策,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時代弘揚企業家精神,有助于引導企業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把握國內超大規模市場機遇,深挖蘊藏其中的內需潛力,實現國內大循環的暢通,有效應對外部風險挑戰。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使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更好聯通,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在企業家精神引領下,不斷拓展國際視野,企業才能準確把握國際市場需求的趨勢和動向,以優質產品和服務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弘揚企業家精神,助力高質量發展。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從數量到質量、從規模到效益、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的轉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創新驅動。弘揚企業家精神,有益于引導企業聚焦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瞄準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優化產品生產技術和流程,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促進全行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企業家精神推動下,會有更多的企業致力于以技術創造價值,用創新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朝著高品質、高效率、數字化、綠色發展方向轉型升級,助力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企業家精神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是落實創新驅動戰略的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彰顯了企業家精神在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將企業家精神蘊含的強大力量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動力,引領企業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
(作者系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1VSZ006]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28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