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lián)網與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以“表白墻”為代表的高校虛擬社群,打破了傳統(tǒng)面對面交流的壁壘,憑借信息交互性強、程序易操作成為當代大學生抒發(fā)情緒、獲取信息、日常交友乃至參與輿論表達的重要平臺。然而,部分高校“表白墻”上充斥著偷拍的視頻和照片,甚至還有學生在評論區(qū)隨意公開他人的姓名、所在學院班級、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亂象頻發(fā)。
究其原因,“表白墻”本質上是具有公眾號性質的非官方社交媒體平臺,其開放性高和隱匿性強的特點使平臺信息處于無人監(jiān)管的狀態(tài),最終可能淪為部分學生發(fā)泄私憤的場所。如何開設“表白墻”、引導學生合理“發(fā)聲”,不僅僅是一個網絡空間治理問題,更考驗著學校的管理智慧。
辯證看待“表白墻”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線上校內公共平臺。“表白墻”之所以受歡迎,原因在于用戶多處于同一個文化圈層,有著共同的生活背景和共同的利益訴求,在表述同一個問題的時候容易得到群體性的情感共振。“表白墻”提供了一個幫助我們理解當代大學生思考方式和價值取向的網絡平臺。如果能夠對大學生的話題發(fā)布和輿論走向加以正確引導,讓大學生做到合理合規(guī)“發(fā)聲”,那么“表白墻”將成為線上大學生思想導向的重要抓手和平臺。這對高校開闊思政教育視野、擴展思政教育工作格局、搭建“大思政課”線上平臺具有重要價值。
高校要在“放”與“管”中切實發(fā)揮“表白墻”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中的正向效應。一方面,高校嚴格認證流程,授權“表白墻”運營,變“管制”為“疏導”,轉變管理方式和思路,賦予其公開發(fā)布、傳播學校通知、決策信息的權利。同時,主動設置話題,搶占宣傳高地,通過提出和解答學生在學業(yè)、生活中的共性難題、困惑,加強與學生的良性互動,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一方面,高校應要求“表白墻”運營方接受校方監(jiān)督,規(guī)范網絡輿論環(huán)境,消弭輿論傳播的混沌無序。要求其第一時間將學生私發(fā)給“墻主”的風險信息反饋到校方,并協(xié)助校方及時對學生輿論進行疏解、安撫和治理。同時“墻主”應主動對發(fā)帖內容進行細致審核,篩選真正求助的信息,對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等弘揚校園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帖子予以支持,使“表白墻”真正成為提供正能量和激勵大學生奮進的精神場所。
師生要在“學”與“用”中共同防范“表白墻”在思想道德引導與規(guī)范中的負面效應。學生既是“表白墻”信息的主要發(fā)布者、傳播者,也是接受者。其網絡素養(yǎng)的高低,影響著校園輿情的生成、發(fā)展和傳播。一方面,高校教師必須及時把握當下網絡媒體發(fā)展形勢,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提升育人成效。特別是作為大學生日常管理組織者的思政輔導員隊伍,要隨時關注“表白墻”上學生關心、熱議的話題事件,聚焦大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的思想新動態(tài)、新變化,全面學習和準確把握當下大學生的思想特點。通過定期例會、個別談話、活動檢驗和理論學習等方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到廣大學生中,提高學生綜合考慮影響、權衡行為后果的能力。例如,應該以深思熟慮和慎重的方式在“表白墻”發(fā)表言論;在網絡交流中保持理性,避免傷害他人;強化實名制意識,不要惡意發(fā)表和傳播不恰當言論。另一方面,學生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網絡素養(yǎng),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避免出現(xiàn)網絡攻擊、網絡暴力等侵害他人人身權利的行為。可以通過開展網絡素養(yǎng)培訓相關課程,提醒大學生互相尊重是線上線下同學間交往的重要原則,不可利用“表白墻”的匿名性特點,將其作為肆意發(fā)泄的平臺。如此將有利于共同營造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網絡風尚,幫助廣大學生建立理性的社交媒體使用觀,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信息科學性的能力。
(作者系天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3年10月20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