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要在教育中把心理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近年來,各國在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方面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學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弱勢學生面臨更嚴峻的心理危機;另一方面,各國缺乏支持學生心理健康的機制,學校心理健康服務由于疫情中斷后也未能及時恢復。因此,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對學生心理健康十分重視,從支持學習、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加強學校家長社會協作等方面開展行動,積極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世界各國學生心理健康面臨挑戰
從世界范圍來看,學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數據,與其他年齡人群相比,15至24歲人群面臨更加普遍的心理健康問題。
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加劇了學生心理健康危機。英國2022年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顯示,7至16歲的群體患有精神障礙的比例與2017年相比上升。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的綜合數據也表明,兒童和青少年在疫情期間和之后都更有可能經歷高比例的抑郁和焦慮,并可能造成心理健康方面的長期不利影響;而且,弱勢學生可能遭遇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危機。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在2022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來自社會處境不利家庭的學生心理健康受疫情影響更大,遭到種族歧視的學生更可能因缺少與學校人員的聯系而心理健康狀態不佳。英國公共衛生部的監測數據也表明,社會處境不利的學生與女性的心理健康在疫情期間受到了更大的負面影響。
學校提供心理健康支持能力不足
學校在疫情前就缺乏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持機制。對法國、德國、荷蘭和西班牙等10個歐洲國家的跨國研究表明,由于教師能力有限、資金不足、缺乏專家指導等,超過一半的學校沒有實施有關心理健康的學校政策。在英國90所主流中小學,只有4所學校實施了有關學生心理健康的政策,一半的學校僅提供某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支持。
疫情期間學校心理健康服務被迫中斷。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發現,全球超過3/4的國家學校心理健康計劃完全或部分中斷,而超過70%的國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經歷了中斷。
此外,學校恢復教學后也未及時提供心理健康支持。聯合國《2022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指出,在學校重新開學后只有20%的國家采取了措施為學生提供額外的心理健康和社會精神支持。除基礎教育外,高等教育也存在這種現象,如英國2021年超過1/3的高等教育機構沒有提供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
構建以學校為中心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政策舉措呈現出以學校為中心的特征,建立起以學校為中心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通過學習支持計劃改善學生心理健康。首先,歐盟和美國創造支持性的學習環境以提升學生的幸福感。為改善弱勢學生的學習環境,歐盟資助的“學校健康”計劃于今年4月在西班牙塞維利亞啟動。該計劃旨在將學校變成提升學生健康狀態的主要場所,在改善學習成果的同時提升健康素養。美國教育部通過中小學緊急救援基金向各州撥款超過1220億美元,敦促地方學校利用這筆資金聘請教學人員、提供個人和小組教學、啟動具有影響力的輔導項目、提供高質量的課后與暑期學習項目、使用循證策略幫助學生從疫情中恢復狀態。其次,英國等國家注重通過教學恢復學生的情緒與社交。英國政府頒布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8項原則,其中就包括通過課程教學與學習恢復學生的情緒與社交、創造尊重和重視多樣性的環境等。此外,英國教育部提供6.5億英鎊資金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滿足學生的社會和情感需求,要求教育心理健康行動小組為重返校園的教師和學生提供心理支持。
配齊建強學校心理健康人員隊伍。首先,不少國家加強配齊學校心理健康專業團隊。德國薩克森州教育部致力于增加校內心理專家的人數,讓心理專家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課程,以增強學生和教師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并實現早期干預。其次,提高學校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的多樣性。美國教育部于2023年2月通過《兩黨安全社區法》向30多個州提供超過1.88億美元的贈款,主要資助校本心理健康服務項目和心理健康服務專業人員示范資助項目,努力增加學校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的語言和文化多樣性。英國衛生部和教育部承諾2023—2024學年在20%至25%的學校和學院中引入由教育心理健康從業人員、教育心理學家、教育福利官員以及其他現有工作人員組成的心理健康支持團隊。最后,加強心理健康教師培養培訓。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2023—2024學年為學校提供1.14億加元心理健康資金,用于培訓更多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新加坡通過開展心理健康相關課程提升教師技能。韓國為全國中小學教職員工進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危機應對的在職培訓與遠程培訓,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識別并干預學生心理問題。
促進家校社合作擴大心理健康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其2021年更新發布的《2013—2030年心理健康綜合行動計劃》中提出,世界各國應促進學校與社區合作,進行以家庭為中心、符合兒童和青少年需求的心理健康服務,對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進行早期干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于2022年提出了針對政府和學校制定學生心理健康政策的重點,其中就包括以學校為基礎的心理健康社會支持政策、保證早期干預、加強教育工作者的相關能力以及確保學校、家庭和社區之間的合作等。例如,英國與加拿大促進高等教育機構與校外機構合作,加強高校與社區心理健康服務機構之間戰略伙伴關系,并制定綜合措施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加拿大艾伯塔省加強高校與公共衛生系統合作,為學生創造協調的心理健康服務系統。挪威、澳大利亞和韓國促進中小學校與公共衛生機構合作。挪威于今年年初制定了心理健康升級計劃,向學校醫療部門與公共衛生中心提供4500萬克朗為學生提供與心理健康有關的服務。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在2021年制定了學生學習和福利框架,要求學校與當地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合作,建立明確的流程來提升雙方合作干預學生心理健康的能力。韓國實施心理健康專家學校訪問支持項目,由校外專業機構的心理專家進入學校對學生、家長與教師進行深度評估,并與專業支持機構對接,為學生制定個案干預策略。
(作者單位系上海師范大學,宋佳系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3年11月02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