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廣州的小婷曬出了1張自己宿舍6人的畢業旅行合影,不料被某博主盜圖,還惡意配文傳播。記者梳理發現,類似利用網民的日常帖文圖片,編造故事,造謠誹謗他人,以吸引粉絲、流量的情況在互聯網上比較普遍。一些案例還引發了對受害人的網暴,造成了惡劣影響。一些造謠、誹謗他人的當事人受到了法律制裁。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指出,在信息網絡上制造、散布謠言,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以誹謗罪定罪處罰。
《中國教育報》2023年11月09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