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哲學與人生》的編寫理念與內容要義

發布時間:2023-11-14 作者:劉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期關注 中職思想政治統編教材

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活出精彩人生,都需要哲學智慧。中職學生處于成長的拔節孕穗期,尤其需要哲學智慧指導人生。中職思想政治統編教材《哲學與人生》致力于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講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及其對人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打下扎實基礎。

堅持正確方向

貫穿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也是編寫思政課教材的指導思想。黨的二十大報告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創造性地提出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與精髓所在。《哲學與人生》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引導學生全面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方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而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哲學與人生》共設置了四個單元,分別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歷史觀,每個單元都對應人生發展的重大問題:第一單元唯物論部分側重從世界“是什么”的角度,講解唯物論的基本觀點,為學生理解世界和人生提供科學世界觀的基礎,引導學生樹立遠大人生理想;第二單元辯證法部分側重從世界“怎么樣”的角度,講解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引導學生用聯系、發展、矛盾的觀點看待世界和人生;第三單元認識論部分側重從一般意義上“如何做”的角度,介紹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觀的核心原理,為學生實踐提供認識指引;第四單元歷史觀部分介紹唯物史觀的核心觀點,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教材的內容設置和體例安排,將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指導人生發展有機融合,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有用、管用的,是必須學好、用好的。

堅持繼承創新

體現民族性、世界性和時代性的統一

教材編寫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既體現民族性,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又體現世界性,吸收人類哲學思想史的一切優秀成果;還體現時代性,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教材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風貌、文明成果、價值理念的重要載體,只有“不忘本來”,才能教育我們的學生打牢中國底色、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文化基因、堅定文化自信,這是我們自信地走向世界、博采眾長的前提和基礎。《哲學與人生》全面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努力使中華民族的主流價值觀和民族共同體意識在中職學生的心田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教材選用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中國哲學的代表人物如孔子、老子等人的哲學觀點和重要思想,闡述重要典籍和成語典故蘊含的哲理意蘊和人生啟示。教材強化革命傳統教育,講述毛澤東等革命領袖以及李大釗、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跡和偉大情懷,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教材貫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展現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的偉大成就和價值理念,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不忘本來”與“吸收外來”是辯證統一的,教材編寫“體現民族性”與“體現世界性”也是辯證統一的。《哲學與人生》編寫注重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吸收人類哲學思想史的優秀成果,倡導全人類共同價值。教材不僅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基本內容,還吸收展現人類哲學思想史的一切積極哲學智慧。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必須著眼于“面向未來”。面向未來,體現時代發展的要求,關鍵在于堅持以創新為引領。《哲學與人生》從唯物史觀高度闡述“變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闡釋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創新發展是新時代的迫切要求。教材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寄語“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引導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辯證理性和科學揚棄精神,大力樹立創新意識,積極投身創新實踐,全面展現時代新人的精神風貌。

堅持以學生為本

貼近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

教材編寫堅持以學生為本,貼近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遵循中職教育教學規律和中職學生的認知規律,既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又關注學生個性特點,著力提升綜合素養,促進終身發展。

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強調理性抽象與感性具體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揭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具有高度理性和抽象的特點。《哲學與人生》的內容設置,遵循由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由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原則,結合中職學生的思想能力水平和思維特征,將中職學生的人生感悟、社會閱歷等感性具體與哲學的理性抽象有機融合。教材編寫盡量選取貼近學生思想和生活實際的材料,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經驗進行思考、探究。教學設計運用小組研學、情境展示、課堂辯論等教學方式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加強引導和總結提煉,把感性具體和理性抽象結合起來,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任務。

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強調通識教育與職教特色相結合。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同屬高中階段教育,必須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加強通識教育,幫助學生進一步打好文化基礎,提升共同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中等職業教育又屬于類型教育,教材要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結合職業教育特點,融入職業精神、職業道德、職業素養教育,滿足學生未來職業發展需要。《哲學與人生》力圖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體現職教特色,在材料選擇上,融入職業院校學生、技術技能人才的典型案例和體現中職學生學業特點的場景,具有親和力和典型示范作用;教材設計了哲學理論與人生指導兩條線索,充分融入職業教育的特點和要求。

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強調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哲學與人生》聚焦中職學生在生活實際和人生成長中可能出現的突出問題,在每課最后設計“啟思導行”欄目,在每個單元最后設計“學以致用”欄目,強化知行統一,幫助和引導學生分辨識別真善美與假惡丑,在學習和運用中領會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人生發展的指導作用,在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譜寫人生華章。

(作者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統編教材《哲學與人生》主編)

《中國教育報》2023年11月14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99久久免费中文字幕精品|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99re久久精品国产首页2020| 国产精品99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99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麻豆|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视频在线观看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