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山東省安丘市聚焦破解“學生累”“教師忙”“學校難”——

以數字化助教育減負提質

發布時間:2023-11-20 作者:本報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辛小濤 馬永君 來源:中國教育報

“學生作業量減少了50%”“教師平均每天節省批改分析作業時間3小時以上”“‘數字校園’接入21個教育業務系統,匯集‘教、學、考、研、管、評’等教育數據1.1億條”……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數據,是近日記者在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采訪時聽到、看到的教育數據,也讓記者真實感受到了教育數字化轉型給當地教育帶來的巨大變化。

長期以來,通過“大水漫灌”式的教學,導致課業負擔重“學生累”、教學任務重“教師忙”、工作頭緒多“學校難”等,學生、教師、學校都迫切希望改變。

聚焦上述突出問題,近年來,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將教育數字化轉型作為推動教育變革的重要載體和核心抓手,聚焦破解“學生累”“教師忙”“學校難”的教育痛點,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三助”,即助學、助教、助管,推動學生、教師、家長精準減負和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聚焦“數字助學”,助力學生個性成長

“現在老師布置的作業,都是針對我掌握不扎實的知識點為我‘私人定制’的。”安丘市實驗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劉楠楠說,現在她課后作業少了很多,但學習效率還提高了不少,學習比以前更輕松了。

劉楠楠口中的變化主要得益于當地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具體實踐。“依托AI智慧作業系統,全場景收集學生日常作業、課程隨練、考試測評等學習情況,逐一生成專屬學習報告和個性化學習方案,教師根據分析情況,對學生分層次、針對性‘因材施教’,讓學習模式由‘大水漫灌’變為‘精準滴灌’。”在安丘市實驗中學校長李彥看來,通過大數據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學校逐步推動實現了學生“滴灌式”學習和教師“精準化”輔導。他介紹,通過AI智慧作業平臺,教師可以精準定位每個學生的薄弱知識點,個性化推送“專屬練習”,從“題海戰術”轉為“靶向提升”,實現了學生學習減負與提質的雙贏。

目前,安丘市實驗中學AI智慧作業平臺累計采集作業數據1100余萬條,錯題43.7萬條,生成個性化錯題集7110個,學生重復無效作業量減少30%。

安丘市新安學校英語教師孫艷也有同樣的感受,她根據AI系統反饋,清晰、準確地掌握所教兩個班級學生知識學習中的易錯點、薄弱點,然后差異化、有針對性地布置課后作業、測驗、練習。“每個學生的作業數量和題型都不一樣,學生作業量減少了50%,但兩個班的成績從原先的中游水平,走到了穩居前列。”孫艷說。

    聚焦“數字助教”,為教師減壓賦能

“之前每天要用3到4個小時批改作業,現在僅需幾分鐘就能完成,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課程設計、個別輔導、教研和學生管理上。”安丘市青云學府教師張盛昌介紹,“平臺通過追溯學生答題過程,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步驟診斷,方便我實時掌握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和課堂教學薄弱環節,教學更有針對性。”

通過教師智慧教學分析平臺,安丘市全面優化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新授、練習、批閱、分析、講評”等教學流程。特別是針對占用教師時間和精力最多的批改、分析作業環節,通過系統智能批閱分析,自動生成每個學生和班級的學情報告,精準反饋出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輔助教師針對性備課、側重性講解,極大地減輕了教師負擔。“自智慧教學平臺運用以來,通過智能批閱分析,教師平均每天節省批改分析作業時間3小時以上。”安丘市教科院院長趙來坤說。

作為安丘市職工子弟學校的一名青年教師,孔偉娟在教師智慧評價分析平臺使用中指標突出、評價靠前,專業成長迅速,主持的思政課被評為山東省大中小學思政課“金課”,本人被認定為“濰坊市思政課教師年度人物”,進入“齊魯名校長領航工作室”成為研修成員接受重點培養。

孔偉娟的快速成長,是安丘市通過數字化再造教師評價體系的成功應用案例之一。“依托數字化平臺,搭配教師個性化成長方案,教師專業成長明顯加速。目前我們已經形成教師個性化成長方案1290個,發現和培養優秀青年教師800多名。”趙來坤介紹,安丘市通過數字化手段,定期對教師教學過程、課堂氛圍等多維度進行智能評估,生成教師專業發展知識圖譜和個性化成長方案,分層分類跟進開展培訓管理、評審評比、發展建議等,為指導拔尖創新人才早期識別與培養,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支持。未來,安丘市將會不斷從實踐中總結、提煉數字化助力教師專業成長新模式,從而實現教師隊伍的高質量發展。

    聚焦“數字助管”,提升學校管理成效

“教育數字化,就是要打破校園建設‘信息孤島’,分類匯聚教學資源,實現學校管理智慧化轉型和教育資源的互聯互通,實現‘一根網線打破邊界,一塊屏幕連接城鄉’。”安丘市教體局信息技術教育科科長吳坤平說。

基于這樣的理念,安丘市以數字技術推動教育管理轉型。實施教育政務服務智能升級工程,全市所有學校互聯互通,建成萬兆互聯、無線網絡全覆蓋的“數字校園”,創新構建以“一中心、六體系、N應用”為框架的大數據體系,接入21個教育業務系統,匯集“教、學、考、研、管、評”等教育數據1.1億條,為全市師生教學教研、學習輔導、教育管理、家校共育提供全過程、一站式服務。

同時,以數字技術推動教師培養轉型。安丘市依托首批國家級智能研修應用平臺試點,通過在線研課、網絡聽評課、優質課評選等方式,建立本地化研修精品資源庫,收錄視頻培訓課程4000余節,開展直播式、植入式等多樣化培訓70余次,打破傳統教師培訓時間和空間限制,構建了數字化、多元化教師培訓體系,有效提升了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此外,安丘市還通過數字技術應用,大力推動城鄉教育共建共享、轉型發展。通過打通“國家平臺+本地特色”資源共享渠道,推進國家、省、縣、校平臺對接,建成了覆蓋城鄉學校的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等122個,錄制名師課程、精品課程3.2萬余節,有效滿足師生資源使用多樣化需求。在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行動中,“同城大課堂”讓全市城鄉中小學10萬余名學生共上一節課,有效促進了資源共享、師資共享、課堂共享,促進了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質量提升。

《中國教育報》2023年11月20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资源一区二区|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五月天婷婷精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大全|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精品不卡一区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