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師范大學,有這樣一支學生團隊,幾年里,為了幫助農民工實現異地看病報銷的訴求,他們發放了12860份問卷、做了87冊調研匯編、進行了65.7萬個調研數據統計,最終完成《新時代推進共同富裕背景下農民工社會保障協同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基于京津冀13市12860份調查問卷》。
團隊負責人、天津師大經濟學院學生范思佳的舅舅是河北省的一名農民工,常年在北京打工。2019年的一天,他忽然問了外甥女一個問題:“河北的農民工在本地交社保,去北京看病報不報銷?”舅舅的疑惑引起了范思佳的興趣,她想弄清楚,這是不是京津冀地區農民工群體的普遍疑問。
說干就干,范思佳迅速組建了一支來自經濟、計算機、新聞等專業的學生團隊,展開了為期6個月的第一輪調研。他們走訪了京津冀地區200多個施工單位,深入鄉村詢問農民工的醫保報銷狀況,最終發現,異地就醫報銷是整個農民工群體的訴求。
調研期間,河北取消了省內異地就醫的備案要求,農民工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的直接結算。但團隊調查發現,跨省就醫仍需備案且手續較為復雜,便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并向河北省有關單位提交了咨政報告。
2022年初,河北省取消赴京津就醫備案手續,河北農民工在京津就醫由之前的“備案六程序”簡化為“刷卡三步驟”。
“這個時候我們遇到了一個案例,讓我們發現距離真正實現夢想還差了一小步。”范思佳說。
農民工小賀來北京打工4年了,脊椎的老毛病時犯時好,之前他因擔心異地報銷麻煩,都是忍著病痛回河北老家看病,但最近一次疼得厲害,只能在北京看病。正當他為了醫療費報銷發愁時,天津師大團隊正巧來工地講解最新報銷政策。在了解了小賀的情況后,團隊第一時間幫他用手機注冊賬號、備齊資料、申請報銷,陪他去醫院異地報銷窗口辦理后續手續。
根據此次經歷,團隊結合工友們的集體訴求,提出了促進區域間農民工社保協同發展的系統性對策方案,并向京津冀各地政府有關部門提交。隨著京津冀醫保領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團隊調查發現,截至目前,京津冀醫保直接結算機構已由過去的187家增至5129家;京津冀農民工對于社保的滿意度較2021年增長13個百分點。
“你們的咨政報告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和理論意義,獲得了北京市平谷區大興莊鎮人民政府的錄用采納。”
“你們的報告獲得灤平縣人大常委會采用并報送相關單位,該報告中部分對策建議已被采納并應用。”
“你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對于天津市西青區相關政策措施的制定起到了參考作用,提出的對策建議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
今年6月以來,團隊陸續收到來自京津冀有關單位的建議采用效果良好評價。據統計,目前他們已收到56份政府相關部門采納證明和效果反饋、10份相關領導批示、15份專家推薦、22份感謝表揚信。
范思佳和小伙伴們的調查研究并沒有結束。“希望我們的成果惠及更多跨省流動的農民工,讓他們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02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