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遇見中師生,遇見成長的自己

發布時間:2023-12-08 作者:高閏青 來源:中國教育報

影片《老師·好》中有句經典臺詞:“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樸實的話語中飽含著最真摯的師生情感。每每讀到這段話,我都心有戚戚,因為它總讓我想起我與我的學生美麗邂逅、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寶貴人生經歷。

從教33年,從一名中學教師到中師教師,再到大學教師,我經歷了多個身份的轉變,也經歷了許多故事,但最令我魂牽夢縈、終生難忘的,還是在中師工作的那段歲月。我時常想起曾經工作過的那所位于城鄉接壤處的鄉村師范學校——沁陽師范學校,想起曾經肩負培養鄉村教師使命的中師教育。1978年10月,為了緩解中小學校師資缺乏問題,教育部專門頒發了《關于加強和發展師范教育的意見》,明確要求各地要努力辦好中等師范教育,從初中畢業生中選招優秀學生上中師,給干部身份、城市戶口、正式編制,實施“兩免一補”(免學費、免住宿費、發放生活補助)政策,學習三年后,回到鄉村學校當老師。一時間,上中師,成為不少初中畢業生尤其是農村地區學生的最佳選擇。經過三年的學習,這些學生就像一團團閃耀著希望的星星之火撒向鄉村教育的廣袤原野,形成了熊熊燃燒的燎原之火,照亮了鄉村教育的一片天空。如今,中師教育已光榮地退出了歷史舞臺,但中師生培養模式的印跡卻永遠鐫刻在了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之中,為當前的師范生培養提供了可借鑒的難得經驗。可以說,中師教育是我國師范教育史上一筆寶貴的財富,它獨特的辦學經驗、深厚的傳統積淀、鮮明的文化特色,都對中國當下教師教育改革發展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對當下師范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資鑒價值。

我也時常想起當年那一代中師生——那些只有十五六歲,懷揣教育夢想的青澀少年,以及他們畢業之后的命運和專業成長之路。當年中師生的培養目標就是為農村地區,尤其是鄉村小學培養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師,讓鄉村學校肩負起培養時代新人的重任。那一代中師生,他們大多數來自農村,或出于夢想,或為師長的期望,或為了一張“糧票”,以最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師。畢業后,“童稚未去”的他們不負韶華,堅守初心,懷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情,拿著書本站在簡陋的講臺上,面對著如曾經的他們一樣渴求知識的目光,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一段又一段傳遞知識的文字,讓歌聲琴聲和瑯瑯書聲在鄉村的校園響起。他們不負中師教育使命,像一粒粒蒲公英的種子,播撒在鄉村的各個角落,在那里落地生根,把中師三年習得的扎實的文化基礎、深厚的教育情懷、良好的行為習慣、過硬的職業素養、嫻熟的教學技能,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與專業成長中。他們像一顆顆啟明星,點亮了農村孩子成長的天空。還有的扎根在偏遠、貧困的山區,過著早聞雞鳴、夜趕星光的日子,用自己執著的教育信念和熾熱的教育情懷發光發熱,成為堅守在鄉村教育的“掌燈人”;他們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我國鄉村教育飛速發展的獵獵旗幟,成為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追夢人”;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守護著鄉村孩子心中的瑰麗夢想,成為鄉村孩子實現人生夢想的“引路人”。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教育生涯演繹了一代中師生成長的心路歷程,他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的平凡生活展現著中師人的時代精神;他們不計得失、鞠躬盡瘁的默默付出詮釋了作為中師人的教育夢想,踐行了他們從事鄉村教育的無悔選擇,有的甚至簽下了服務鄉村30年的協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師教育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實現了中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培養目標。雖然他們每個人上中師的初衷不同,畢業后專業發展的道路也不一樣,但我相信,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中師生,經歷過那個時代教育的中師生,都會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念念不忘,因為那里留下了他們憧憬的夢想、奮斗的青春、辛勤的汗水……因此,中師教育雖然是當時不少農家子弟為了端上“鐵飯碗”所作出的“最佳”選擇,但更是“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的真實寫照。

最令我感慨不已的是,有不少中師生從學校畢業走向社會后,依然與我延續著師生之間的交往。他們與我或成為朋友,或成為同事,還有的成為我孩子的老師,用不同的身份和方式賡續著這份珍貴的師生情緣,把這一場美麗的相遇演繹成為一段宛轉輪回的人間教育佳話。

后來,我把任教于中師期間所教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以及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故事寫成了《中師教育回響》這本書。隨著歲月的流逝,歷史將慢慢地消融掉一代中師生的歷史痕跡,但是有了這本書,他們的印跡就不會消失,我與他們的緣分就永遠不會被抹去。所以,這本書名義上是為一代中師生進行“畫像”,其實也是對中等師范教育在中國教師教育發展史上所作貢獻的感念,也是想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達我對這一世師生情的真情告白,更是我對一代中師生的優秀素質和教育情懷的深切感悟,以及對那些常年堅守在基礎教育一線的教師所表達的崇高敬意。當然,這也是對我自己在從事教師教育歷程中所獲得成長的一個階段性總結和記錄,以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我在寫一代中師生的別樣芳華,其實也是在觀照自己的成長和期待。因為遇見中師生,我也遇見了成長的自己。

(作者系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08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馆精品推荐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九九热线有精品视频99|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午夜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一|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青青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3卡四卡|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99|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