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軍 特約通訊員 胡曉凌)走進青島市城陽區仲村小學,映入眼簾的是“華夏文明耕讀館”“澤普文苑國學館”“儒學經典育人館”等10余個文化館。這是記者了解到的青島市城陽區全環境立德樹人特色成果的縮影。
不僅如此,走訪城陽區各學校,記者了解到,該區還有很多特色做法。城陽區禮德小學“禮德園”里,學生化身“小廚師”和“小小整理師”,深入相關企業開展學工實踐,體驗勞動文化的樂趣;城陽區白云山學校圍繞抗戰武工隊的成立、英雄人物等開展紅色教育,讓學生全方位了解這段歷史,認識青島城陽本地的革命英雄,培養學生愛黨、愛國精神……
城陽區不斷豐富德育活動形式,讓思政課“活”了起來。全區“同備一堂思政課”“立德樹人名師大講堂”等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課堂,以學生關心的問題引入課程,及時形成與思政課相配套的學科課程體系,讓思政教育更接地氣、更入人心。每學期,全區中小學學生用腳步丈量山河,清明節登上丹山嶺,學習丹山戰役歷史;遠足毛公山,瞻仰清風館,感受一代偉人紅色初心;爬上鐵騎山,回顧鐵騎山戰役的歷史,感受英雄人物的崇高革命情懷……多彩的主題活動,行走的思政課堂,讓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多少戰士用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大地,我要勤奮學習,用所學知識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這是在城陽區全環境立德樹人宣講會場,學生發出的心聲。據了解,城陽區各級各類宣講團定期開展全環境立德樹人宣講。宣講團用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紅色經典故事、身邊榜樣故事、個人成長故事,讓主題教育入腦入心。
“節、賽、會、展、演”,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形式,讓紅色種子生根,讓“十個好習慣”融入學生行動,讓法治教育種子吐綠,讓體育藝術結出累累碩果。
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城陽區以攻堅態勢打造青少年足球高地,聘請60名專業教練對各學校進行專業指導,2023年山東省中小學生體育聯賽和首屆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中,高中男足均獲冠軍。
“不僅體育教育,城陽區的藝術教育也是全面開花。在全市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獲一等獎46個,獲獎數量連續11年居全市首位。‘區長杯’中小學生體育、藝術系列品牌賽事已連續舉辦12年,全區中小學生參與率為100%。”談起全環境育人,城陽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祁照勛自豪感溢于言表。
如何打造優質教師隊伍?城陽區瞄準班主任這一崗位,培養一支高素質班主任隊伍,以智提質。全區各校通過舉辦“禮贊班主任 致敬引路人”表彰大會、制作短視頻《班主任的一天》、繪制“我與班主任”肖像漫畫、利用“班級信箱”說出自己的心里話等方式,表達對班主任的感激與尊敬。全區從點到面推動班主任育人水平從“高端引領”向“遍地開花”轉變,形成了班主任專業發展良好生態,一批批富有教育情懷的班主任帶頭人脫穎而出。同時,思政領航、名班主任薈萃等七大主題板塊多方面宣傳推廣全區全環境立德樹人亮點工作,不斷擴大立德樹人力度。
勞動即教育,生活即課堂。如何補足校內勞動實踐空間不足短板?城陽區因地制宜,通過鄉村學校借地域優勢打造農耕文化品牌,城區學校開設校園小農場、“生活課程”等形式,讓學生“親臨、親觸、親做、親悟”,在勞動中健康成長。另外,全區推介的“中小學生家務勞動清單”效果顯著。學生根據清單任務,在勞動中鍛煉生活技能,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全區中小學生“青青義教”“職教義工”等志愿服務形成常態,已全面實現全環境立德樹人的目標。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14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