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趙巖 通訊員 趙彥紅)“我體會到了工匠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內涵。”“我將來要做一名橋梁設計師,設計出既堅固又漂亮的橋梁。”……日前,山西省長治市十六中八年級語文課上,剛剛學完《中國石拱橋》的學生們紛紛表達自己的感悟,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課上,語文教師龔雪首先展示了當地多個石拱橋的圖片,引發學生興趣,隨后通過情境創設,帶領大家一步步進入課文,完成拓展與升華。
“通過赴京學習,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語文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語言運用和思維能力,也要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審美創造。”龔雪深有感觸地說。此前,龔雪隨長治市跟崗研修團隊在京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跟崗研修學習,收獲頗豐。
2022年6月,長治市與北京市建立對口合作關系。今年4月,雙方共同印發《北京市與長治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2—2026年)》,正式啟動京長對口合作。根據方案要求,北京市以優質教育資源與長治市對接合作,支持長治市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赴京跟崗學習,同時組織北京專家教師赴長治市送教講學。
今年5月,由長治市39名中小學校長、優秀教師組成的首批赴京跟崗研修學員團隊,分別在北京市第九中學、北大附小石景山學校等13所北京重點中小學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跟崗研修。其間,北京市教委組織教學經驗豐富的跟崗研修團隊,為長治學員安排了課堂聽課、學科教研、班級管理等豐富的研修內容。
長治九中副校長李俊峰告訴記者,北京各校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給他的啟發最大,他回到長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學校開展符合本校教學特色的集體備課教研活動。
8月,首批8名到長治送教的北京市特級教師、教育專家在兩天時間里,分別圍繞初高中語文、數學等學科,作了多場講座。據悉,這樣的對口合作交流活動已進行了兩次。另有近500名長治師生“帶著課本進北京”開展精品研學。
除了基礎教育領域的合作,長治市還與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8所高校及3家企業建立對口合作基地14個,引進科技成果64項,技術合同交易額1.03億元,并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設立“太行英才”獎學金,推動更多優秀人才走進長治。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31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