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鄉村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近日,在藝術節之后,山西省陽城縣午亭小學校長張江霞抑制不住興奮,“孩子們在器樂合奏《金蛇狂舞》中的驚艷表現,是我校常態化社團活動的縮影。”
像午亭小學這樣的優質鄉村學校,在陽城這座山脈縱橫的三晉邊城比比皆是。
近年來,陽城縣委、縣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圍繞“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發展主線,大力實施城鄉教育一體化辦學設施強基行動、師資素養提質行動、教育質量提升行動。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是陽城推動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城區,新建縣城一中新校區、第四小學、第五小學等,遷建陽城三中、東關小學等,現代化的優質學校讓縣城教育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鄉村,統籌發展好小規模學校,保留并辦好每一所老百姓家門口需要的鄉村學校,以午亭小學為代表的一大批鄉村美麗學校拔地而起。
“孩子在老家上學,我們在外打工,很放心!”距離縣城30公里的蟒河鎮玉琳初級中學學生邢修語的父親高興地說,“孩子上學放學都有校車接送,在學校生活、住宿、用餐等都十分放心。”
近年來,陽城縣按照城鄉學校同步一體、統一標準的擴優提質原則,大力實施鄉村學校“溫馨校園”建設工程,著力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廁所改造、宿舍改造、飲水工程、操場改造、供暖改造、照明工程、局域網改造、桌椅更換、校車配備等15項提質行動,讓鄉村學校溫馨四溢,現代感十足。
“增強文化自信,成就優質師資,改革課程課堂是陽城教育近年來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與保障。”陽城縣教育局局長張國平說。
近年來,為了提升陽城教育的軟實力,陽城縣大力實施“優質師資五機制”,通過“縣管校聘”、輪崗交流、外引內培、城鄉共同體、名師工作室等機制,盤活教師資源,激發了廣大教師的內生動力。
白桑中學近年來由弱變強,該校校長樊楊軍深有感觸:“通過縣管校聘,白桑中學不再人浮于事;通過輪崗交流,教師實現了優化組合;通過教學共同體,教研空間更加廣闊;通過名師工作室,教研質量更有保障。”
為了促進城鄉教育高質量發展,陽城縣以課堂與課程改革為抓手,科學推進優質課改五創新。文化創新,穩步推進“特色立校·文化潤校”的品牌戰略,豐富辦學內涵;模式創新,全域推廣“學本教學”,打造高效“生動課堂”;評價創新,實施“1552”規劃,讓評價為教育賦能;“五育”創新,推動“五育”融合落在實處;“雙減”以規范與服務為著力點,提升人民的教育獲得感與幸福感。
“讓每一所學校都成為陽城教育的金字招牌,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陽城教育的‘形象大使’,這是陽城教育始終如一的不懈追求與承諾。”張國平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1月02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