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寒假生活
本報訊(記者 張賀 通訊員 吳榮)“書面作業少了,也不用上各種補習班,這個假期充實又美好。”寧夏吳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學六年級學生王雪瑗說,“假期里,我特別喜歡‘家文化——史說我家’這項作業。它讓我在記錄家族歷史的過程中,學習了家訓、家風以及家族的優良傳統。”
為讓學生收獲一個愉快、充實且有意義的寒假,吳忠市各縣(市、區)學校本著開放性、趣味性、活動性的原則,突出作業改革創新,精心打造特色寒假大禮包。
“今年寒假,我們根據不同學段的特點,分別策劃了‘樂學好動·喜迎龍年’‘魅力寒假·龍重登場’等豐富多彩的寒假生活指南,讓學生們將自主學習、技能學習、傳統文化學習等融入生活中。”利通街第一小學副校長馬莉說。
吳忠市紅寺堡區第二小學策劃“龍迎春·玩轉寒假”主題寒假指南,通過勞動實踐、體育活動、藝術創作、閱讀經典等,引導學生全面發展。青銅峽市第二小學為學生們精心設計多項充滿趣味、注重實踐的勞動作業,先后開展“做父母的好幫手——家務勞動實踐活動”“做小小藝術家——藝術實踐活動”等系列活動。鹽池縣第一小學安排充滿“年味兒”的創意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共同形成一份份活動清單,并逐一完成。同心縣第一小學教育集團組織學生開展了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做先鋒、愛勞動,親傳統、練技能,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特色活動、一項項創新的假期作業,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假期生活,也讓寒假成為一段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時光。
“以前每天早上催促孩子起床寫作業,下午送孩子上英語興趣班,我和孩子都很累。‘雙減’政策實施后,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了,能盡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素質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自信獨立、意志堅強,積蓄更多的能量。”家長馬蘭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1月27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