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高考作為國家人才選拔的重要渠道,必須服務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考命題是發揮立德樹人功能的重要載體和必經之路,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目標、意義和路徑等三個維度對高考命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行深層次把握和建構。
全面育人
高考命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目標建構
推動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的基本觀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立德樹人、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等創新實踐,為教育如何推動人的全面發展走出了一條中國道路。高考命題要將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作為命題的靈魂貫穿始終,將全面育人的使命擔當作為應然目標,切實發揮全要素育人和全過程育人的關鍵作用。
高考命題全要素育人要在深化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查和引導上下功夫。教育評價事關中國教育發展方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要“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穩步推進中高考改革,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為高考命題改革提供了目標指引和實踐路徑。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以德育為核心,共同服務于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反映到高考命題上,體現為將德智體美勞全要素評價作為一種育人方式融入命題全過程,確立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命題育人導向。這就要求高考命題要由學科知識考查轉向核心素養考查,圍繞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綜合考查模式,把核心素養具化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核心知識、核心能力,考查學生學業質量發展水平乃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水平。
高考命題全過程育人要在推動素質教育發展長效機制上下功夫。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構建和素質教育的發展,需要發揮高考命題對人才選拔標準和育人方式的關鍵導向作用。要把高考命題作為基礎教育階段育人的成效診斷與過程延伸,突出強調考試的過程就是育人的過程。要全面提高高考試題的質量和水平,加強高考命題與課程標準、國家審定教材的銜接,在考教銜接中以考促教。要加強試題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創設跨學科、多學科融合的試題場景,發揮各學科的育人價值和優勢,廣泛關注社會現實和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形成以德引領、以智為基、體美勞強力呼應的高考內容建構模式。命題要通過全面育人載體的高考命題改革,促進育人方式改革,引導教育生態重塑,助力素質教育發展,推動教育各階段實現全鏈條育人,彰顯全面育人、綜合育人的最大化價值。
情境串聯
高考命題實現育人于題的意義建構
情境創設是高考命題進行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特定的情境問題建構是高考命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形式和載體。高考命題要聚焦核心素養考查,把試題的情境創設作為命題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以情境載體串聯命題考查的價值線、知識線和能力線,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德育與知識能力融為有機整體,實現命題德育貫穿、“五育”融合的意義建構,從而推動“五育”融合,形成育人合力,共同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的發展。
情境創設的價值線要蘊含中國價值和時代價值。高考命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深度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通過高質量的試題情境創設,讓學生接受思想的啟迪、文化的熏陶,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培養奮斗精神。要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試題選材中滲透各學科精神的同時,融入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將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在試題中得以充分體現,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彰顯中華文化的民族性、多樣性和時代性,形成高考命題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彰顯中國價值。要緊扣時代脈搏,圍繞時代主題,精辟總結在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從培育和選拔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高度,選用與學科密切相關的、富有育人價值的熱點問題作為試題背景,創設富有教育意味、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新時代新試題,彰顯育德的時代價值。
情境創設的“知識與能力”線要體現真實性和實踐性。核心素養的核心和精髓是真實性和實踐性。高考命題情境創設要貼近生活實際,從復雜多樣的真實情境中抽取素材信息建構情境化試題,通過在試題中再現社會生活情境、學科認知情境和個人體驗情境,實現學科關鍵能力與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載體之間的互融互通,從而實現高考從“解題”到“解決問題”的轉變。試題情境注重從學生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和社會實踐生活中取材,真正做到“在哪里用,就在哪里考”,體現高考以“知識為基、能力為重”這一命題指向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系統協同
高考命題內外系統同向發力的主體建構
高考命題作為高考設計和實施的關鍵環節,實際上是高考對“培養什么人”這一教育首要問題的時代回應和積極建構,需要從多個層面統籌構建和協同實施。高考命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一項系統工程,這個系統由內部工作系統和外部教育系統構成。
在內部工作系統中,要建立命題多主體與關鍵環節協同推進的命題工作機制。高考命題工作是一項周密而復雜的創造性勞動,命題內部工作系統要在縱向上實現頂層設計與過程實施一體化,橫向上實現各主體高效協同。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考試機構要做好高考命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頂層設計,建立以立德樹人為價值核心的試題命題質量標準、質量控制方法、運行機制和評價方法,將立德樹人核心目標轉化為命題者能掌握和理解的具體實施路徑,為命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執行和評估保障;在命題管理上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命題管理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全面梳理命題工作各主體、各環節的職責。命題人員要把握高考命題育德于題的考查和測評規律,合理設計育德于題的方法和策略,科學建構命題模型,切實通過試卷的整體構建,將立德樹人要求細化為具體的考查點融入學科,滲入試題,對考生的價值、素養、能力、知識進行全面的描述和刻畫。
在外部教育系統中,要推進教—學—評等多個環節有效銜接的協同建構。教—學—評多主體、全要素的內在同構性和一致性,是高考命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和省級教育考試機構要從主體認同、制度保障和價值牽引等方面統籌構建高考命題落實立德樹人價值引領的機制策略,將立德樹人落實到命題工作的理念、思路和舉措上。在教學層面,教師要始終以是否有利于立德樹人為標尺。要準確把握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設定教學目標,改革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到具體教育教學活動中。此外,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要積極科學調整招生政策,關注學生全面發展,選拔過程應更加注重對學生德育的考查。
(作者系福建省教育考試院院長、研究員;本文系國家教育考試科研規劃重點課題“高考命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施路徑研究”[GJK2021016]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4年02月03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