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蘭州大學實施“萃英學者”計劃,延攬“高精尖缺”人才——

打造“強磁場” 吹響“集結號”

發布時間:2024-02-17 作者:本報記者 尹曉軍 通訊員 曲倩倩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0年,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靳志文被遴選為學校首批“萃英學者”。根據專家建議,他最終選定基于金屬鹵化物的射線探測及成像技術為研究方向。“這是我結合前期工作、地方和學校特色、國家需求,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慎重選擇。”靳志文說。

2023年12月,靳志文引領的新型半導體輻射探測技術研究團隊在金屬鹵化物X射線探測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對新型金屬鹵化物基元模型、構效關系及大面積制備等關鍵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蘭州大學通過實施“萃英學者”發展計劃,薈萃四方英才、集聚學科隊伍,聚焦“卡脖子”問題開展集成攻關。“學校努力打造‘人才集聚、環境優渥、活力迸發、成果突出’的人才發展新高地,打造多元引才體系,積極謀劃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計劃,延攬‘高精尖缺’優秀人才。”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說。

破“五唯”,推行代表作評價和同行專家評價制度

2020年,武海軍首次揭示了植物干細胞免疫病毒的分子機制,主要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其研究成果入選2021年中國農業科學十大重要進展。

彼時的武海軍是其他高校的一名副研究員。同年6月,武海軍以“萃英學者”四級崗的身份加盟了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不唯海內外、不唯職稱、不唯資歷,蘭州大學在遴選“萃英學者”時取消學歷、論文成果、獲獎情況等剛性前置條件,推行代表作評價和同行專家評價制度,受到高層次人才青睞。

“我們重點評價候選人在學術前沿、國家重大需求、國民經濟主戰場等方面的實際貢獻、學術活躍度和行業影響力等,突出人才品德、能力、業績導向。”蘭州大學黨委人才辦主任李鵬飛介紹,學校實行嚴格的聘期和中期考核制度,聘期考核合格者可以申報高一級“萃英學者”,考核不合格者則退出計劃。

2020年以來,蘭州大學高層次人才集聚、人才引進的“磁場效應”顯現,共引進高層次人才455人,“孔雀東南飛”的現象得以扭轉,“人才西北匯”的良好態勢逐漸形成。目前,“萃英學者”發展計劃已成為學校人才體系發展建設的主抓手,形成了以杰出人才、領軍人才、青年英才為主的人才梯隊。

搭建科研平臺,解決青年人才后顧之憂

人才優先,是蘭州大學科研資源配置的重要導向。學校在“硬待遇”和“軟保障”上齊頭并進,在科研經費、辦公實驗空間、研究生招生指標等方面優先保障,為人才提供精準化、專業化、多元化的服務保障。

“學校給了我科研啟動費,學院提供了實驗室和設備。當時正值學院籌備學科團隊,我就以學科團隊負責人的身份組建了‘植物干細胞與環境適應’學科團隊,包括三名副教授、一名青年研究員和一名博士后。”武海軍在聘期內獲得國家人才稱號,2023年獲聘“萃英學者”三級崗。

如今,蘭州大學按照“一人一策”原則,配齊配強“萃英學者”科研工作平臺,成立了生態學創新研究院、泛第三極生態環境與氣候變化前沿科學中心、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國家核產業研究院等實體性科研機構和學科交叉平臺。

“萃英學者”三級崗、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教授張強強介紹,啟動經費方面的支持是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加入“萃英學者”發展計劃的重要考量,“為青年教師解決了后顧之憂”。

據統計,目前,45歲以下的青年人才在“萃英學者”中占比54%,不少人已在蘭州安家落戶。“科研經費使用比較靈活,使用范圍擴大,可以支付學生的助研津貼、勞務費,這對剛起步的年輕教師非常有幫助。”“萃英學者”三級崗、生態學院教授宋超坦言。

強化示范引領,打造建設科技強國生力軍

2023年,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徐黎麗再次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授趙維璽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滾動資助,教授王冀青獲批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項目……學院9位“萃英學者”科研經費占全學院2023年總經費的38.06%。

2019年至今,蘭州大學共遴選4個層次的234名領軍人才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學者納入“萃英學者”體系,占學校教學科研人員的9.7%。

2020—2023年,“萃英學者”獲批重大重點項目122項,占全校同口徑項目獲批數量的67%;獲批經費200萬元以上的其他項目48項,占全校同口徑項目獲批數量的34%;獲批科研經費占全校總量的43%。

事實上,“萃英學者”的示范引領作用不止于此。“我們工學院首批入選‘萃英學者’的幾位教師中,周又和先生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兩位教授入選國家杰青,這都是‘萃英學者’發展計劃產生的作用。”張強強說。

截至目前,蘭州大學“萃英學者”有18人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其中2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入選教學名師、杰青等國家級人才……如今,“萃英學者”領銜承擔重大研究項目,鼓勵學科交叉與合作,吸引著越來越多科研人員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加入。科研人才隊伍逐步形成“系統擴增效應”,在自身學術發展實現突破的同時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骨干。

“我們將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強化大學精神文化浸潤,優化人才人文關懷機制,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良好氛圍,讓人才政治上受尊重、生活上有保障、情感上有歸屬,共同努力在西北辦好一流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2月17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图片|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99r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麻豆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牛牛|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669| 久久精品无码av|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久草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jizz国产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 一色屋成人免费精品网站| 国产人成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的使用体验|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 久久精品人成免费|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嫩草影院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真实国产乱文在线|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