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以教育數字化戰略釋放教育變革強大勢能

發布時間:2024-03-09 作者:鐘柏昌 來源:中國教育報

■兩會觀察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數字教育。全國兩會期間,教育數字化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自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實施以來,教育數字化轉型和數字教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兩年,我國在公共數字教育資源的規?;瘧梅矫嫒〉昧丝缭绞桨l展,越來越多的優質資源正在突破時空、聯通城鄉、跨越山海,以教育公平增進社會正義。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教育為何、教育何為”已成為世界關注的時代命題。聯合國和世界各國也高度關注教育數字化轉型,紛紛把數字教育作為應對危機挑戰、開啟光明未來的重要舉措。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不僅可以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和教育強國建設,也是營造終身學習環境、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力量,還可以提升青少年數字素養和壯大教育科技市場,反哺我國信息科技產業發展,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實現用教育數字化擘畫的教育圖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戰略定力和戰略執行力,持續釋放教育數字化變革教育的強大勢能。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數字化轉型將貫穿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始終。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釋放教育數字化變革教育的強大勢能?

教育數字化轉型要兼顧短期功效和長遠目標,做到精準教學和素養提升相融合。近兩年來,教育數字化在賦能精準教學、提升教學效果、實現減負增效方面產生了積極成果,成為許多學校提升學生學業成績的利器。誠然,學習效率和成績的提升是高質量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教育作為百年樹人的大計,始終是面向“全人發展”、實施“五育”并舉的活動,需要注入更多的教育價值。

教育數字化轉型要以人的長遠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學生的興趣激發、能力培養、情感交流、素質提升和價值塑造融為一體。要引導師生辯證看待數字技術與人類、社會的復雜關系,在數字化生存環境中學會學習、學會共處、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培養師生高效率、負責任、重規范、合倫理地運用數字技術的自覺性。教師要在傳承與創新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潤育一代代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時代新人。

教育數字化轉型要實現上下聯動和頭尾相顧,做到校長引領和科組應用相配合。數字化轉型如何真正進入校園、深入課堂,形成數字化轉型的慣性和慣習,既需要學校層面的統籌規劃,還需要基層科組的深度參與。學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長或分管教育數字化的副校長,最了解學校數字化轉型的整體布局和現實困境。他們對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認識態度、籌劃能力和支持力度決定了這項工作的成敗。因此,在學校數字化轉型中,校長的教育數字化領導力是關鍵,必須重視培養校長的教育數字化領導力。

科組是年級組、教研組(學科大組)和學科組(年級備課組、學科小組)三類縱橫交叉的基層單位的統稱。數字化賦能教學改革,最終都要落到每位教師身上??平M是有組織地開展教研的最小單元,也是最靈活的數字化轉型先鋒。把一個或多個科組打造成數字化轉型的“樣板間”,就能影響更多的教師和學科,最終實現整校推進。如同社區治理的網格模式一樣,圍繞科組來設計數字化轉型的具體任務和計劃,壓實科組數字化轉型的制度化權力和責任,提升科組的數字化教學能力,實現重心下降和工作下沉,以此形成靶向思維,減少目標漂移。

教育數字化轉型要強化原創研究和學科建設,做到理論研究與集成應用相結合。開物成務,才能篤學敏行。高質量的數字教育實踐離不開深度的理論探索。近年來,我國學術界增強了教育數字化相關的理論研究,研究成果豐碩,取得了諸多共識。未來,不僅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吸收全球數字教育治理經驗與研究成果,更要加強人工智能與教育交叉融合的學理研究,建構具有時代特色和本土意蘊的數字教育自主知識體系,乃至建立數字教育或數智教育交叉學科。

教育數字化轉型堅持“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簡潔高效、安全運行”。這一行動綱領具有豐富的內涵,離不開集成化應用這根弦。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能夠在短時間內建成,一個成功經驗就在于堅持系統集成,使之成為資源富礦和服務高地。只有通過系統集成,才能匯集豐富的優質資源,適應不同用戶的需求;只有通過系統集成,才能提供快速反饋和敏捷服務;只有通過系統集成,才能統一入口、統一搜索,實現簡潔高效的運作;只有通過系統集成,采用統一的身份認證和內容溯源,才能確保安全運行。

展望未來,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還可以進一步增強特色教育資源的集成。例如,包含各類教學素材的單一課例、單元課例、項目課例的資源包,開源課件、開源數據集等開放資源,STEM和跨學科教育資源,以及接入國產大語言模型,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交互生成和個性化供給。

如是,大力發展數字教育,進一步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將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磅礴力量,鍛造數字教育的本土道路、中國模式和國際品牌。

(作者系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09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99精品国产|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精品不卡一区中文字幕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中文字幕动漫精品专区| 四色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