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強應用型本科高校”——

應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強起來”

發布時間:2024-03-16 作者:見習記者 胡若晗 本報記者 董魯皖龍 來源:中國教育報

“3月12日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中新增了‘建強應用型本科高校’這句話,意義重大。”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教授郭建如發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作了更加全面、更加具體的安排,并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

    建強應用型本科高校

    具有深刻的時代價值

“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常熟理工學院應用型院校研究中心主任顧永安說。

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發布《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2017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應用型高校與研究型高校、職業技能型高校并列我國高等教育三大類型;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再次強調“推進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

然而,與以往“引導”“推進”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表述不同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建強應用型本科高校”,這是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背景下的新要求。

“發展新質生產力,急需大批高素質的應用型、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郭建如說,“這與應用型大學的人才培養定位是一致的。應用型大學培養的人才是創造新技術、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探索新產業、激發新動能的主力軍,是科技創新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應用型、地方性、開放性是應用型大學的核心定位與辦學特質。”顧永安表示,建強應用型本科高校,有助于支撐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增強其服務國家、地方的支撐力與貢獻度,培養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急需人才。

當下,應用型本科高校仍存在基礎薄弱、實力不足的問題。“部分院校的理念觀念滯后,對‘如何建強’的認知和理解存在誤區。”顧永安發現,有些應用型大學誤以為高質量發展就是追求指標數據,過分看重辦學層次的升級。

此外,辦學體制機制相對僵化、學術領軍和專業帶頭人等人才數量緊缺、師資隊伍配置不合理、缺乏個性化培育與多樣化發展模式等問題,都給應用型本科高校走上建強之路帶來了一定挑戰。

    從“有”到“強”

    高校應注重內涵建設

“報告中新增的表述,對應用型大學的發展提出了全新要求,指出了進一步發展方向。”郭建如說,關鍵在于從“有”到“強”的轉變。

近年來,北方工業大學聚焦北京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轉型需要,調整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完成傳統工科的升級;推動產教融合,推動校企合作,完成智慧化升級。

常熟理工學院把“特色鮮明”“質量著稱”作為學校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的兩個決定性條件,圍繞學科專業構建核心特色。

……

各地各校都在積極探索建強應用型本科高校之路。朝著強國建設的目標,應用型本科高校仍需在內涵發展上發力。

“要轉變院校辦學理念,更加重視頂層設計體系與內涵發展體系的構建。”顧永安提出,“應用型本科高校要大力發展學科特色、專業特色和文化特色,特別是要探索個性化培育與多樣化發展模式,避免學校間特色同質化。”

“應用型本科高校要找準定位,適應科研范式的改變,堅持重實踐的發展思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馬陸亭建議,應用型本科高校應增設更多專業學位,吸引更多專業碩士就讀,更好應對社會的職業變動與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工業學院副校長張祖濤表示,應用型本科高校要因地制宜開展應用導向的科學研究,深化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從特色產業需求出發,確保相關專業課程與產業需求高度契合。

“還要加強產教融合型師資隊伍建設。”顧永安強調,師資來源要多元化,可以推行教師到行業企業的研修機制,加強“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讓產業教授在高校產教融合型特色學院、專業、課程建設上發揮更大作用,積極探索行業、企業和高校之間雙向的柔性聘用人才制度”。

    建強應用型本科高校

    需多方齊發力

今年開始,江蘇首輪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啟動實施,將遴選10所左右高校作為首輪省級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單位,分批立項,重點建設一批在全國具有領先地位、應用能力強、社會貢獻度高的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這是江蘇首次進行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遴選建設工作,示范效應明顯。

建強應用型本科高校,不僅需要學校從內部發力,也需要相應的政策支撐。“應進一步落實應用型高校分類指導、分類建設、分類評估的方案措施,研制中國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指南、遴選標準。”顧永安說,要在更多地方開展針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雙一流”建設計劃,推動一流應用型大學、一流應用型本科專業集群建設。

建強應用型本科高校,其應用型研究要積極服務地方發展,形成與地方產業的緊密結合。“學校應與地方產業構建起產教融合的利益共同體,政府與地方、產業與學校、本科高校與高職院校間,都要實現有機融合。”郭建如建議,“要進一步打通產教融合政策,共同牽引高質量發展,提升服務地方支撐度、人才培養契合度。”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16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第44页|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 jazzjazz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宅男在线观看|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