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應對和破解校園矛盾糾紛的種種難題,寧波市教育局成立了校園矛盾調處化解中心
■中心有效整合了各方資源,組建了一支強大的專業調解團隊,構建了“市—區—校”三級調解體系
■中心依托專家團隊,推進涉校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的規范化建設,提升學校處置涉校涉生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效率,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校、矛盾不上交”
不久前,在寧波市鄞州區社會治理中心,以“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潘明杰為首的寧波市校園矛盾調處化解中心的特約專家們共同“坐診”,為前來“問診”的學校進行分析研判,現場開出處方,提供“一案一策”。當天,來“問診”的有高校、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相關工作人員,他們有的是咨詢突發應急事件,有的是咨詢陳年“積案”,在聽取了專家團隊的詳細分析后,都有了新的思路。
為有效應對和破解校園矛盾糾紛的種種難題,寧波市教育局積極探索創新,于2023年11月成立了寧波市校園矛盾調處化解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中心在寧波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指導下,由鄞州區社會治理中心、甬安校園安全促進中心聯合打造,并由鄞和社會協同治理研究院等多家社會組織參與共建。中心的成立為校園矛盾提供了專業化的調解平臺,此舉正是“楓橋經驗”在浙江教育領域的生動實踐。
寧波市甬安校園安全促進中心主任蔣和法介紹,以往校園出現矛盾糾紛,通常由校方的安全管理部門以及分管領導出面,直接與家長進行溝通,但因為雙方本身是矛盾糾紛的當事人,一旦談不攏,會出現矛盾激化、升級的現象,部分事件還會形成社會熱點。中心成立后,引進第三方社會協同治理組織,組建了一支專業的調解專家團隊,嘗試探索出一條校園安全治理的新途徑。“從‘單槍匹馬’到‘團隊作戰’。”蔣和法如此形容中心成立以后帶來的變化,逐漸集聚起的專業力量,為化解校園矛盾糾紛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
中心輻射寧波全市,為全市教育系統服務。一旦發生校園矛盾事件,學校、家長可直接撥打熱線電話或通過教育行政部門向中心尋求幫助。中心接到求助申請后,會第一時間指派調解員介入,了解研判事件始末后,組建專家團隊調處。
寧波市教育局學校安全管理處負責人介紹,中心有效整合了各方資源,組建了一支強大的專業調解團隊,構建了“市—區—校”三級調解體系。同時,依托專家團隊,對具體案例進行分析、研判、復盤,推進涉校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的規范化建設,提升學校處置涉校涉生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效率,提升校園安全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校、矛盾不上交”。
目前中心聘任了30余名兼職調解員,聘請了7名特約調解專家。這些專家有的來自教育系統,對于校園安全管理有著豐富的經驗;有的本身就是著名的“老娘舅”(注:指有威望的年長者),如“老潘警調(聯調)中心”的負責人潘明杰,從事人民調解工作10余年;還有的是行業專家,如心理咨詢專家、社工、律師等。有了各專業、各領域專家的支持,中心可以根據個案情況組建對口的專家調解隊伍。
“從法律出發說理,在法律的大框架下,我們要盡可能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合規,幫助各方理順思路,增加溝通,推動解決問題并預防矛盾升級。”中心特約調解專家邵龍彪分享了自己的調解心得。
截至目前,中心已接到校園矛盾求助6起,其中4起已調解成功;專家現場分析研判事件10余起,組織開展校園安全講座2場。對于調解成功的事件,中心會跟進矛盾雙方后續履行調解協議的情況;對于還在調解中的事件,中心也會不定期回訪矛盾雙方,實時跟進雙方的心理變化,尋找調解“窗口期”,積極推動矛盾化解。
據了解,當前來中心調解的校園矛盾糾紛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突發應急事件,另一類是長久未解決的“積案”,也就是疑難雜癥。下一步中心計劃將端口前移,提前對事件進行研判分析。同時,依托專家團隊,同步開展理論研究,把以往發生的事件進行分門別類,總結內在規律,進行案例匯編,增強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校園矛盾調處化解是整個社會治理的重要一環。”鄞和社會協同治理研究院理事長沈穎程介紹,他們致力于通過社會協同治理,尋求多方力量的平衡,以期達到“社會利益最大化”。未來,他們將在數據驅動、平臺化協作、多元主體參與、智能化應用體系打造、提升社會信任感等方面繼續努力,助力中心朝著專業化、權威化、精準化的方向發展,為廣大校園師生及家長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努力打造具有寧波特色的校園風險事件化解新模式。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25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