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南京市力學小學推動學生在跨班級、跨年級、跨校區互動交流中共同學習——

“小先生跑學”跑出學生成長新樣態

發布時間:2024-05-15 作者:李琳 帥莉 孔靜 來源:中國教育報

學,是兒童成長之梯,是教育的邏輯起點。2001年新課程改革以來,南京市力學小學引導小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變革學習方式,以兒童研究素養培育支持、賦能創造性成長,實現了從“研究”到“創造”的文化跨越。

“小先生跑學”是基于兒童研究素養培育,支持兒童創造性成長的學習樣態。兒童學習突破班級、年級、學校的邊界,以走出去、跑起來的方式開展跨學科綜合實踐性學習,通過跑學行動,促進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自覺研究者和自我教育者,以奔跑的加速度實現著每一個學生的創造性成長。

“小先生跑學”推動學生從“座上學”轉向“做中學”

力學小學歷久彌新的研究型文化,為“小先生跑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持續20余年的兒童研究素養培育新實踐中,學校倡導學生做小先生,吸收中國本土教育思想精華,以“小先生開講”創新兒童學習方式變革,大先生(指教師)帶小先生,小先生教小學生,小孩子走向前臺、走上講臺,勇敢開講。作為“小先生開講”的迭代升級創新項目,“小先生跑學”基于鮮活的學習需求,兒童和教師、伙伴以及家長積極協同,在新場景中具身學習,豐富的資源因“跑”而激活,創生出教育價值和成長意義。

瞄準“座上學”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小先生跑學”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打破了傳統學習中坐在教室里學的慣有常態,打破了“老師講,學生配合”的固有學習模式。在跨班級、跨年級、跨校區的互動交流和實踐研究中,學習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師的課堂講授、同桌及小組之間的共學。學生在跑學中的學習伙伴也不再固定,可以是熟悉的教師伙伴,也可以是陌生的外校師生、社會專家等。跑學中,學生不是一無所知的,而是帶著對世界的鮮活理解和已有的認知邊跑邊學。學生在跑學中親身體驗、實地考察、動手實踐,將課堂知識與現實世界相結合,學生的研究意識得以激發,研究能力得以鍛煉,研究品格得以錘煉。

拓寬傳統學習場域,重新理解建構學習空間。學生在教師、家長的帶領下,走出教室去跑學,來到廣闊社會和廣袤自然中跑學。學習空間不再是一個固定的、物理的概念,而是一個動態的、多元的概念,它可以是任何能夠提供學習資源和機會的地方。這種多元化的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選擇和可能性。跑學中,大先生指導小先生,小先生幫扶小學生,跑學融通了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的空間場域,校家社三方也實現了共學、共研、共實踐。通過學生的跑,將集團各校、社會各界的學習資源轉化為兒童的成長資源。學生在跑學實踐中理解與建構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能,核心素養也在真實的跑學任務和空間場域得到培育和提升,整個世界成為了兒童學習的教材、課程。

融通優質教育資源,集團化辦學擴優提質。優質教育資源緊缺始終是集團化辦學面臨的挑戰,“小先生跑學”,實現了優質資源在集團內的高效共享和規模增長。作為集團共享課程,由內激活集團各校資源盤活存量,向外打通校外社會資源形成增量,同時以學生為內核集聚教師、家長資源達到資源規模增生。通過師生的跑,促進了集團優秀文化的交融與互鑒,在跑學中傳遞本校文化,集團的辦學文化也在彼此交融與互鑒中更為豐盈、優秀。跑學聚集了集團多科、多校名師資源,學生跑學的需求帶動了教師再學習、再發展、再提升的動能。小學生成為小先生,先走一步學起來,快跑一拍教起來,成為課程種子、資源種子。

全鏈條跑學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

兒童是跑學的主體,“小先生跑學”共有5種課程形式。一是交流式跑學,小先生跨年級、跨班級分享學習經驗,建立跨校跑學“手拉手”班級。二是研究式跑學,帶著研究任務,小先生圍繞課內課外感興趣、有挑戰的學習內容,開展大主題小項目研究。三是送教式訪學,小先生把自己的項目研究成果等在班級、年級、社區等分享展示,在送教中優化學、提升學。四是訪問式跑學,小先生尋訪南京大學等知名高校,走進南京市急救中心等機構,對話院士學者和行業專家。五是打卡式跑學,小先生利用節假日、寒暑假組團前往文博場館、歷史古跡和地標建筑,帶著研究目標完成打卡式跑學。無論哪種形式的“跑”,都是可以生成、激發有趣和有意義的“學”。課程的實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學校制定了跑學課程全鏈條實施方案,從先期準備到試點嘗試,再到持續推進,形成課程實施機制與策略。

多方共同制定跑學方案。“小先生跑學”作為兒童學習成長的新樣態,以立體多元的課程體系保障其有效實施和高質量開展。師生共同制定跑學課程行動方案,確保跑學課程高質量開展。為配合“小先生跑學”,集團課程研發中心率先研發了第一期“小先生跑學”50個跑學點打卡課程手冊,設計“跑學線路圖”。以“中華十二生肖探秘”為主題的跑學就是共同制定跑學方案的成果。集團兩所學校跑學負責教師前期做好充分溝通,制定詳盡的跑學實施方案。力學小學跑學團向復興小學師生分享研究方法,講述研究故事,展示記錄研究歷程的兒童研究手記,邀約復興小學的學生們同做兒童研究,通過送教跑學構建校際間的兒童研究共同體。

教師牽手學生跑學做研究。“小先生跑學”需要教師的支持和指導,同時作為課程的建構者和親歷者,跑學的過程也是教師重新認識兒童、重新解讀教與學的過程。跑學中大先生牽手小先生一起學習、一起做研究,師生共同在“跑”的過程中實現具身學習與成長。集團學校龍江小學跑學課程中心開發了“你好,月亮”系列課程,集團學校旭日景城小學跑學團受邀來到龍江小學,結對跑學伙伴,共同開展一場“科學+”跨學科主題研究。科學、信息科技、綜合實踐學科3位優秀骨干教師聯袂執教,和學生們一起開展探索月球的奇妙學習之旅。

長鏈條跑學與短任務跑學相結合。“小先生跑學”課程時長根據跑學任務需求靈活定制,可以是一個階段的任務群長鏈條跑學,也可以是圍繞一個小主題的短任務跑學,點面結合,立體構建,貫穿兒童成長全過程。集團校力人學校小學部地處長江之濱,學校學生圍繞“長江生態文明”開展長鏈條跑學,學生走進江豚保護中心,深入了解了江豚的生活習性、棲息環境以及當前的保護狀況,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學生制作了多樣的“保護長江,守護江豚”宣傳創意海報張貼在校園中,跑學小分隊走進校區、幼兒園、附近社區,開設“長江生態文明”科普微講座,進行公益宣傳。從跑學到跑教,長鏈條跑學和短任務跑學相結合,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小先生跑學”中,生態環保意識得到浸潤式培育。

最大限度支持和保障兒童創造性成長

為確保“小先生跑學”的順利實施,集團各校聯合設置課程研發中心、師資研訓中心、資源供給中心和管理服務中心四大中心,貫通跑學課程開發、實施落地、評價激勵全過程保障與全鏈條服務。課程研發中心由集團校全學科骨干教師團隊協同組織學生、家長志愿者、社會專家學者,參與跑學課程的開發與設計。師資研訓中心由集團名師團隊領銜,以學生跑學帶動教師成長。資源供給中心由集團各校融媒體信息中心組建,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優質課程資源的整合、管理和共享。管理服務中心統籌“小先生跑學”的人員協調、后勤支持、考核管理等工作。

學生跑學的過程中,同步伴隨著教師的領跑、陪跑與指導跑,教師角色與定位,也隨之而豐盈。教師承擔著課程的設計與組織、實施與指導、評價與激勵等角色。教師課程開發團隊協同兒童創意開發團隊、家長志愿者團隊、社會各界專家團隊,利用線上線下的聯席會議推進課程的開發與設計。以教師的評價輔助學生自我評價的開展,教師參與指導學生開展評價的全過程,進一步豐富評價內容與形式。在“青春力學,創造成長”集團文化理念引領下,集結力學小學教育集團各校優質課程資源,實現優質資源在集團內的高效共享和規模增生。

在“小先生跑學”的課程評價中,我們堅持素養導向,學生是“小先生跑學”課程評價的主體。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對自我、伙伴、小組、班級的評價,學生可以邀約跑學團隊中的成員評價自我,也可以針對評價跑學過程中的表現開展評價。學校引進數字技術進行智能化管理,關注表現性評價,收集、積累在跑學過程中的“腳印足跡”,倡導用圖片、圖表、文字、視頻等,記錄跑學過程中的經歷、收獲等過程性資料。同時,評價開展依托綜合實踐以及跨學科主題學習,設立學生“最佳跑學學習獎”“最佳跑學小先生獎”,設立教師“跑學課程創意獎”“跑學課程組織獎”“跑學指導教師獎”,兒童可以自主申報“小先生跑學”愛觀察獎、好問題獎等十大特色素養獎項。

目前,集團5所學校正聯合開發暑期“小先生跑學”大主題小項目課程。大美鼓樓跑學、自主研發跑學兩者相結合,小先生通過跑學擔任“文旅小先生”推薦鼓樓文旅最佳線路,作為“課程設計小先生”自主研發跑學小課程,從跑學課程的學習者走向跑學課程的建構者,小先生成長實現了質的跨越。以兒童的發展為內核,力學小學教育集團以家校社協同實現綜合育人,最大限度支持和保障兒童的創造性成長。

(作者李琳系江蘇省南京市力學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力學小學黨總支書記,帥莉系力學小學副校長,孔靜系力學小學教科室副主任)

【專家點評】

用共學共生共享喚醒學校管理力

張新平

南京市力學小學教育集團推出的“小先生跑學”既是集團成員校的共享課程,更是一項系統化、充滿前瞻和有生命力的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學校嘗試以學生跑學跑教、求學送教,激活教師課程力,整合學科育人力,喚醒學校管理力。它的創新集中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一是主體在學生?!靶∠壬軐W”改革體現了信任學生、依靠學生、發現學生、陪伴學生的學生觀,真正把學生放在了主體地位?!靶∠壬軐W”不僅推動了校際間優質資源的有效流動,帶動了校際間學生間的平等交流,更促進了校內、校際間師生間的平等對話和共生互長?!靶∠壬軐W”改革,跑在前面的是原本受教受訓的小學生,不僅體現了對小學生的重視,更彰顯了對小學生的尊重?!靶∠壬軐W”帶動了教師群體的育人觀念變革,促進著教師的成長、學校的發展?!靶∠壬軐W”在悄然改變著教師和學校。

二是關鍵在共學。傳統的課堂教學強調教師的中心主導地位?!读x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提倡探究方式的學習,加強知行合一、學思結合?!靶∠壬軐W”使孩子們愛學習、會研究、樂創造,真正把學習活動放在學校辦學治校施教的中心?!靶∠壬軐W”讓學生離開椅凳,充滿渴求和歡樂地走動起來,集團成員校脫單聯片地成為了學生們的共同學習和展現才智的空間。難能可貴的是,“小先生跑學”特別突出生與生、生與師、生與社會之間的共學共長,學生走上了成為主動學習者、自覺研究者和自我教育者的創造性成長之路。

三是機制在聯動共生。在“小學生跑學”的過程中,力學小學教育集團的5所學校在校際間課程開發、師資隊伍培養、優質教育資源配置等方面,加強協同治理,共同落實學校發展規劃。這有助于集團校的優質辦學資源的成倍增長,促進“品牌集群”的形成,構建“學生跑起來,教師動起來,學?;钇饋恚瘓F強起來”的令人向往的教育教學局面。

四是本質在共創共享。力學小學教育集團的5所學校“在跑學、跑教中交融互鑒”,既注重尊重成員校原有的辦學特色和品牌文化,又注重共同行動、充分挖掘潛力來塑造新集團的新品牌。這些舉措有助于更新教育評價觀念、創新評價方式方法,促進跑學評的有機銜接和一體化。它們以“和而不同”的領導力、思想力、執行力,共同譜寫著新教育集團的美好篇章。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教育領導與管理研究所所長、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15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蜜桃麻豆WWW久久囤产精品|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精品三级66在线播放|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91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久久丝袜精品综合网站|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