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注:“雙高計劃”五年間·江蘇篇
“雙高計劃”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要求的重要決策部署,通過央地協同創新,促進高職院校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影響力的重大改革建設工程,對引領示范全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具有重大牽引作用。江蘇有20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總數位居全國第一。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實實在在地把職業教育搞好”,這是總書記對職業教育發展做出的最新重要指示。江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落實“走在前、做示范”重大定位和“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把“雙高計劃”作為驅動全省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一是推動協同創新,健全技能人才培養新機制。江蘇聚焦高效率協同共進,系統解決專業建設水平不高、技術服務能力不強等瓶頸問題,引導省級相關部門、地方政府、高職院校協同創新,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職業教育發展經驗。省發展改革委支持“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立項建設“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累計獲專項經費支持超6.4億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持續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專門制定支持政策,正高職稱比例由8%提高至12%。省財政廳按照中央財政標準配套省級財政支持,5年共計增加經費40億元左右。
二是促進產教融合,塑造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江蘇聚焦高質量產教融合,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職業教育辦學機制,成立11個省行指委,加強專業與產業、行業、企業、職業聯動,增強專業布局與產業結構的契合度。五年來,“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牽頭江蘇省市(縣)域產教聯合體14個,成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54個,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建產業學院159個、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61個。在“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引領示范下,全省職業院校積極對接產業鏈,組建57個以行業為紐帶的省級及以上職業教育集團,聯結起全省300多所職業院校,合作企業近3萬家,累計開發課程超過1.5萬門。3所省高水平高職院校作為牽頭單位的市域產教聯合體獲批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
三是提升辦學能力,夯實關鍵教學資源新基建。江蘇聚焦高水平教學資源,緊扣職業教育類型特征,圍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持續推進“三教”改革攻堅行動,加快建設“金專”“金課”“金師”“金地”“金教材”等職業教育“新基建”,穩步提升關鍵辦學能力。五年來,“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入選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86門,獲首屆全國教材獎23項、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8項。在“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帶動下,全省職業院校入選國家在線精品課程162門、首屆全國教材獎49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7項,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同時,全省職業院校在國家規劃教材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數、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數、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獲獎數等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四是聚焦職教出海,展示國際交流互鑒新品牌。江蘇聚焦高價值品牌輸出,著力推進世界一流高職院校建設,打造“職教出海”江蘇名片,向世界傳播中國職教聲音、講好中國職教故事。江蘇啟動實施“鄭和計劃”,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境外產業園區和“走出去”企業。14所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納入省級“鄭和學院”建設項目,輻射帶動6所省高水平高職學校參與其中。全省職業院校與近150個境外院校、企業簽署合作協議,累計招收海外留學生超萬人。多個學校入選教育部職業教育“走出去”試點項目學校、經世國際學院、中文工坊等。
江蘇將繼續強化“雙高計劃”建設,為推動全國發展世界一流的職業教育作出新貢獻。聚焦建設新質生產力發展重要陣地的重大政治任務,持續深化辦學能力高水平和產教融合高質量。聚焦“一體、兩翼、五重點”主要任務,有序有效推進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聚焦建設經驗做法及其成效的提煉,為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職業教育理論體系貢獻江蘇智慧。
(作者系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11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