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基于思維導圖提升教師回應質量

發布時間:2024-06-23 作者:張惠芳 來源:中國教育報

隨著《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的頒布,大家對保教質量的評估標準有了全新認識,良好的師幼互動,成了衡量保教質量的核心標準。為提升師幼互動質量,我們以“持續性半日活動的觀察與評價”為研修主題,借助思維導圖,對城鄉接合部一所新開辦的公辦園小(1)班教師和幼兒開展為期一周的持續性觀察和評價,找到師幼互動中的問題與短板,并提供相應支持,以提升教師回應與支持能力。

梳理互動結構,優化回應方式

小(1)班5月的課程主題為“甜蜜蜜”,通過“甜蜜派對、送甜蜜、跟我學刷牙”等子主題推進。為讓幼兒認識到保護牙齒的重要性,教師生成了立足于主題背景的生活類團討活動“我的牙醫爸爸”。我們將團討活動各環節的教師回應及幼兒表現用思維導圖呈現出來,再依據《評估指南》中的師幼互動維度進一步評析,發現師幼互動以簡單、重復的言語回應居多,開放性回應較少;以教師發起居多,幼兒主動發起較少;師幼互動次數較多,同伴互動次數較少。于是,在評價后,我們作出了如下支持與優化。

厘清師幼互動回應樣態。借助思維導圖評估工具,我們將現場還原,將團討活動3個環節中的教師回應與幼兒回應作了對照,發現一個有趣現象:教師回應多的環節并不代表師幼互動效果好。從現場幼兒表現與積極狀態看,反而是教師言語互動較少、師幼互動頻次較低、同伴互動較少的環節——集體“刷牙歌”韻律活動效果更好。那是不是意味著此環節更有價值呢?

我們立足活動目標、環節架構、小班幼兒新經驗的增長3個維度開展對話,發現雖然本環節幼兒表現最積極、最自然,但它對幼兒的經驗學習沒有進一步拓展與延伸。結合小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的特點,從課程審議中“趣情境”的情感價值出發,我們認為,此環節需要繼續優化。

分三步支持師幼互動。第一步: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小班幼兒已具備“觀察畫面,根據畫面說出相應內容”的能力。在前期經驗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幼兒有看牙醫相關經驗,但他們對看牙醫很排斥,會緊張、恐懼。因此,我們創編了生動有趣的繪本《我的牙醫爸爸》,團討活動通過“趣素材”,提供框架支持,“趣環節”,汲取多重經驗,“趣情境”,傳遞情感價值,幫助幼兒緩解看牙醫的緊張情緒。我們認為,在“牙醫為什么有趣”“如何保護牙齒”等方面可以給幼兒更多表達機會。

第二步:對幼兒的好奇作出回應。幼兒對牙醫既畏懼又好奇,畏懼的是看牙醫時的痛苦體驗,好奇的是看牙工具、保護牙齒的方法等。因此,在“有趣的牙醫”環節,教師充分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借助牙醫與歌唱家、清潔工、粉刷匠3種角色的轉換,并將看牙醫過程比擬成唱歌(檢查牙齒)、掃地(清潔牙齒)、粉刷(涂氟),幼兒對活動充滿興趣,但當下教師的回應略顯單薄。如何對幼兒的好奇作出回應,值得思考。

第三步:有目的地追問和回應。現場觀察發現,部分幼兒沒有積極舉手,教師也未給予提示,且不能及時肯定幼兒的各種回答與反應。比如,當教師問“牙齒是什么樣的”,幼兒答“白茫茫”,教師未給予及時追問,而是直接進入下一環節。借助思維導圖,教師梳理自己回應的優勢與劣勢,對活動“我的牙醫爸爸”作了更深入的剖析,并在多個類似案例中反復提煉提問方式、回應策略,師幼互動能力明顯提升。

梳理互動對象,拓展回應廣度

師幼互動無論是自發的還是有計劃的,無論是個別的還是整體的,其方式都很重要。小班幼兒和教師在玩“野營”游戲,通過持續觀察,借助思維導圖評估方式,我們將游戲中的教師回應與幼兒表現進行梳理與對應。從“你在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解決的”等問題可以看出,教師的回應方法與策略有所提升,但如何從回應個體到回應整體,教師能力相對欠缺,其回應基本集中在3—4個幼兒身上。于是,在評價后,我們作出如下支持與優化。

開展游戲對話,從個體轉向整體。教師在重視回應方法、策略的同時,更應立足班級幼兒的整體發展。因此,我們將對話滲透到游戲各環節,自然地引入幼兒的思考。游戲導入環節,以集體對話為主,個別化為輔,教師要做個好的傾聽者,請幼兒說說上次游戲的感受、本次游戲的意愿,同時加入開放式討論:本次想新加什么材料?還想怎么玩?在游戲過程中,對話以個別化為主,小組其次,集體為輔,教師可運用開放式問題促進游戲發展。游戲后,對話以集體為主,個別化為輔,梳理和小結游戲主題,對游戲中的閃光點可著重評價,可以請幼兒說說游戲中發生了什么、怎么解決的,同時加入拓展性問題:下次遇到這種問題怎么辦?你還會怎么玩?

回應從面向點轉換,鼓勵幼兒進行想象性游戲。從持續性自主游戲觀察中看到,幼兒會利用已有知識經驗重建經歷,但游戲內容仍相對單一。游戲材料集中在帳篷、鍋碗勺、娃娃等結構性較高的材料上,材料不足時,幼兒“以物代物”的假想能力較弱。這就需要教師在回應中更有方向性,鼓勵并支持幼兒多進行想象性游戲。比如,可以通過游戲伙伴的方式,彈性把控幼兒游戲狀態:“你想要什么跟我說,我是你的小助手……”

回應從刻意轉向自如,有目的地選擇問題。我們還發現,教師喜歡聽到聲音就回應,幼兒有問題就積極回應,沒問題就想辦法回應,回應顯得刻意。因此,我們提出,教師要對幼兒的提問、表達進行篩選,有目的地選擇問題進行回應。因此,我們設計了回應的流程思維導圖,給予教師回應的思路與方向。例如,一名幼兒在用輪胎做煤氣灶,教師可以回應:“怎么了?煤氣太小了嗎?”(發出互動信號)“可以換一口小鍋,或者用木塊搭成煤氣灶,用輪胎當爐架嗎?”(提供支持)……

梳理互動環節,提升回應靈活性

在有效的師幼互動中,往往得以窺見幼兒深度學習的有效路徑。就算一日生活中時間占比較少的洗手環節,教師若用心捕捉,運用有效的方法積極回應幼兒,同樣可以生成精彩的課程。我們借助思維導圖評估工具,將小(1)班青年教師(3年教齡)在短短幾分鐘洗手環節中的回應與幼兒表現進行對應,發現教師的回應相對隨意,并以集體性、重復的語言指令為主,對幼兒間的有趣互動存在沉默、無視現象,隨機回應意識較弱。那么,如何抓住契機,將這些日常互動中自然、隨機的教育契機轉變為能激發幼兒思考與探究的深度學習呢?

選擇性回應并思考其價值。在洗手環節的諸多關鍵性事件中,教師是否需要面面俱到、喋喋不休地回應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教師需要選擇有價值的個別化問題進行回應與互動。

認真傾聽,理解幼兒。教師靜下來傾聽、觀察、思考幼兒行為與對話過程時,必須敏銳抓住幼兒行為及對話背后的關鍵問題,并思考其中是否蘊含著較好的教育契機。雖然洗手環節時間較短,但教師必須有“生活即教育”的意識。觀察過程中,我們發現小(1)班兩名幼兒在邊洗手邊聊關于蛀牙的問題,教師采用了催促、制止的回應方式,這顯然是不妥當的。在類似情況中,教師首先要聽幼兒的對話內容(蛀牙),然后捕捉幼兒認知的矛盾點(吃餅干是否會形成蛀牙),此后翔實記錄幼兒的對話、表情等,接下來可以鏈接生活、經驗、主題,生成相關課程。

思維導圖既是一種思維工具,也是一種評估方式,它能快速有效地將師幼互動過程可視化,讓各環節更具關聯性、邏輯性。教師通過可視化思維導圖評估工具,可以更好地把握活動價值、目標與幼兒發展的關系,從而更好地篩選活動內容及組織過程,進而拓展幼兒游戲、學習、生活的新經驗。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教師進修學校)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23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乱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97在线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亚洲精品91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果冻传媒2021精品传媒一区下载|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拍2021| 精品影片在线观看的网站|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精品|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 97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一线|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久久只有这里的精品69|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精品午夜福利无人区乱码一区|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