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河南鄭州實施“家校社共育工程”,3年建556個項目試點單位——

三位一體共繪育人“同心圓”

發布時間:2024-07-05 作者:本報記者 張利軍 通訊員 張俊州 雷剛 來源:中國教育報

■共同為孩子們打造健康快樂成長的“大本營”

6月24日,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金鳳路小學舉辦2024年暑期散學典禮。每年的散學典禮都有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少先隊隊旗交接儀式。金鳳路社區主任孫常偉作為社區少先隊輔導員代表,從學校少先隊輔導員手中接過隊旗。

“孩子們放假了,我們社區教育要銜接上。今年暑假,我們精心準備了‘護苗’‘慧苗’系列公益課堂。”孫常偉介紹。

學校賦能引領、家庭主動配合、社區無縫銜接,自2021年以來,鄭州市以“百校萬家·家校社共育工程”為抓手,多渠道、多維度探索協同育人新路徑,推動場域互聯、同頻共振,校家社協同形成育人良好生態。

    家校共融,讓育人同心同向

“前幾年,學校組織我們參加家長學校時,我還有些抵觸情緒。”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列子小學學生家長劉慧回憶起當時的想法,有些慚愧,“現在有了學校的系統指導和引領,家庭教育有了方法,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也得到很大提高。”

“孩子的發展是系統的、整體的,單靠家庭、學校或社會很難培養出完整的孩子。”鄭州市教育局關工委主任郭金漢介紹,“為此,我們一方面健全機制,成立鄭州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確定政府主導、家庭盡責、學校指導、社會協同的工作機制;另一方面以‘百校萬家·家校社共育工程’為抓手,努力聚合三方力量同頻共振。”

2021年3月,鄭州啟動“百校萬家·家校社共育工程”項目,決定利用3年時間,遴選100所幼兒園、170所小學、130所中學、100個社區共500個試點單位,通過數字賦能、課題研究、督導評估、交流觀摩等方式,營造互聯共通、同心同向的協同共育生態。

“試點帶動、示范引領,最終達到全面開花的目的。”鄭州市教育局關工委副主任、“百校萬家·家校社共育工程”項目辦公室主任李留欣介紹,經過3年項目實施,目前全市已有105所幼兒園、226所小學、98所初中、17所高中和110個社區共556個項目試點單位。

在項目示范學校新密市青屏高級中學,有一項制度已經執行了5年,那就是家委會到校值班制度。每天都有兩名家委會代表深入校園,全方位、零距離地參與學校教育教學、校園管理、教師評價。“開放辦學讓家校深度融合,溝通暢了,內耗少了。”該校校長王建華自豪地告訴記者。

    課程共建,不斷提升育人水平

每周四中午,59名不同職業的家長走進59個班級,為學生送上“家長微課堂”,成了新密市政通路小學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同樣的探索也在鄭州經開區實驗中學等學校落地實施。“學校成立家長講師團,開設‘家長入校’課程,讓家長從‘被動聽’變成了‘主動講’,育人效果顯著。”副校長張永戰告訴記者,除了“家長入校”課程,學校還和家庭、社區聯合開發了“走進家庭”“親子共享”等一系列校家社協同育人課程。

聯合家長開發幼兒籃球課程;成立家長劇社,開展親子閱讀課程;家園合作開發黃河泥塑課程……鄭州市鄭東新區普惠路第二幼兒園還把這些家園共育課程匯編出版,發揮輻射引領作用,為更多的幼兒園提供了可借鑒的范本。

“這些年,鄭州市把家庭教育指導作為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條件,把講授家校共育公開課列入教師職稱評審育人工作要求,推動廣大教師更加聚焦家長學校課程建設,為協同育人助力。”鄭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徐榮新說。

    校社共聯,多維探索協同共育

“學校1600余名學生中,75%都來自林語溪岸社區,我們和社區打造了家庭圖書館、社區圖書館。”鄭州市惠濟區香山小學校長劉紅告訴記者,“社區提供場地、人員支持,我們的圖書‘漂流過去’,實現書香氛圍從校園到社區的‘無縫對接’。”

“我們和香山小學聯合評選書香家庭,并通過隆重的頒獎儀式將牌匾頒發到學生家中。校家社三方場域互聯,形成了一個共同體。”鄭州市惠濟區迎賓路街道林語溪岸社區黨支部書記宋雅青告訴記者。

在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錦華苑社區,高等教育資源豐富,社區聯合鄭州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高校組建大學生志愿服務隊,開設周末課堂,為社區青少年服務,深受家長好評。

校家社協同育人,社會是更大的“富礦”。鄭州市充分挖掘整合校外社會資源,認定河南博物院、鄭州科學技術館、鄭州烈士陵園、黃帝故里等57家單位為鄭州市中小學校外教育基地,讓學生從學校“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

據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教文體局黨委委員周旭錦介紹,經開區發揮工業區區位優勢,聘請67位專家為經開區科學教育顧問、科學教育副校長、科學教育工程師。

“經過實地督導評估,目前各項目示范單位基本實現了‘家家陪娃有方法、校園共育有方向、社區活動有方案’。接下來,我們將總結出一批典型經驗,因地制宜地推廣到各個縣區,打造出校家社協同育人的‘鄭州模式’。”郭金漢表示。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05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国产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lzz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天堂|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 精品国产sm捆绑最大网免费站|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精品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十八禁在线观看|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91精品国产福利尤物|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