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節是一項激發學生科學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活動,許多中小學都組織了形式各樣的科技節活動,我們需要警惕從眾式、跟風式的科技節,精心謀劃,才能讓學生心中科學的種子茁壯成長。
明確科技節的意義,避免為了開展而開展。科技節不是一項跟風式的活動,組織校園科技節首先要立足科學素養。一方面,通過開展校園科技節營造科技氛圍、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學、熱愛科學,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另一方面,通過搭建平臺讓學生積極參與科技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比如我校在搭建創新實驗室、科創中心、創客社團等平臺的同時,開展了學校氛圍營造、課程資源整合、教師能力提升、學生興趣調查等系列支持行動,旨在以科技節為契機,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扎實開展科技節活動,避免形式上精彩卻缺乏實質性內容。一方面,可將科技節融入多個學科,豐富科技節的內容,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滿足感。為此,我校組織了以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為主,語文、英語、政治等學科為輔的全學科科技節活動。例如,去年學校科技節首次開展了對杭州市內羊肉串真假情況的研究,鼓勵學生利用生物信息學知識,分析羊肉的基因數據,將所學知識有效應用,實現了深度學習。另一方面,舉辦形式多樣的科技節活動,最大范圍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校在調查學生興趣和學校特色的基礎上,開設了創客社團、研究性學習、學科節、創新類競賽選拔四大類活動。例如,在科技節的研究性學習中組織學生開展校園飲食健康測評活動,在討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內容和標準的基礎上,對學校食堂和小賣部進行抽樣檢測,由此制定了針對學校師生的飲食健康建議,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強化科技節的影響,避免僅具有短期效應而缺乏長期影響。科技節最直接的失敗就是科技節上學生愛科技、用科技,科技節后扔科技、忘科技,因此,組織科技節也要重視夯實科技節的長期影響。一方面,可將學生的創新、創意、創造成果可視化。我校除定期舉辦科技節,還月月組織主題性科技月、周周舉辦活動性的科技周,將科技創造和發明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并給學生創造成果展示的機會,近3年,我校學生在省市級各類科技發明、創造等比賽中獲獎40余項,讓學生在創新創造中看得見成果,得到切實成長,提高了學生參加科技節活動的意愿。另一方面,要強化科技節的持續影響。高中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期,學校要在學業規劃、生涯規劃等方面引導學生重視科技創新,營造科學教育的濃厚氛圍,密切聯系高校和社會,為學生科技創新意識的培養搭建更高的平臺,激發學生熱愛創新、敢于創新、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作者系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10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