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育幼底線 成就美好童年·特別報道
本報訊(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孫永泗)“我們幼兒園原來是個村辦園,一共就30多個孩子,靠收保教費只夠勉強維持運轉,想給孩子們添些玩具都很困難。”近日,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新市鎮中心幼兒園江店分園負責人侯芳芳告訴記者,2019年,當地開始推行幼兒園鎮村一體化管理,像江店分園這樣一度面臨生存困境的小規模農村園,也走上了發展快車道。
成為新市鎮中心幼兒園的分園后,江店分園得到了中心園資金、教研、教師培訓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現在不僅安裝了室外滑梯,添置了新積木,還跟中心園一起教研。“現在我真的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幼兒園越來越規范,孩子們越來越開心,家長們越來越滿意!”侯芳芳說。
針對農村園“小、弱、散”等問題,近年來,山東省各地深入探索實踐幼兒園鎮村一體化管理體制改革,破解農村園業務、師資、經費、監管、評價等諸多方面的難題,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此基礎上,山東省于2023年正式出臺《關于全面推進幼兒園鎮村一體化管理的指導意見》,從省級層面大力推進破解制約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體制難題,全面推進鄉鎮和農村園一體化管理,優化農村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提升學前教育治理水平。
“原則上依托鄉鎮中心園設立一個或多個學前教育法人機構,其他公辦園作為其分園,形成鎮域內‘一個法人、多個園區’的管理模式,公辦園實現黨建、業務、師資、經費、保教、資源、監管、評價8個方面的一體統籌、共建共享。”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仲紅波介紹。同時,對民辦園實行黨建、保教、監管、評價一體化管理,快速補齊農村學前教育短板。
在這一改革框架引領下,濟南市濟陽區根據實際情況,構建了“136+1”的鎮村一體化管理模式,即落實“一個法人,三個保障,六個統一”的規定動作。中心園園長即法人代表,“三個保障”分別為保障經費、保障師資、保障管理,“六個統一”即師資調配、經費使用、課程設置、發展規劃、日常管理、考核評價統一。此外,“+1”即強化“一園一特色”多樣化、特色化發展。
“我們還特別加強了農村園教師隊伍建設,在小學附設園改為鎮中心園分園后,核編時所有分園幼兒數統一作為核編基數,核定農村園教師編制1010個,占全區幼兒園教師編制的74.5%。自2019年以來,已招聘補充農村園教師310人,有效充實了師資力量。”濟南市濟陽區教育和體育局局長韓清林說。
日照市嵐山區早在2008年就開始探索實施農村學前教育鎮村一體化管理模式,推動鎮域內幼兒園“規劃布局、教師管理、業務管理、經費管理、資源配置”的“五統一”。
鎮村一體化管理后,村辦園的業務教研培訓活動也搞起來了。“通過鎮級大教研網絡,定期組織全鎮幼兒園教師一人一課展示和評課指導活動、區域活動、自主游戲觀摩等活動,并針對日常工作中的各種問題答疑解惑,有效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日照市嵐山區高興鎮中心幼兒園園長李維鳳說。
教師的交流輪崗也促進了辦園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每年暑假,鎮中心園會結合全鎮幼兒園的發展實際,組織競聘上崗、交流輪崗活動,教師通過自愿申請、組織競聘、雙向選擇等形式,實現鎮域內師資合理流動。”嵐山區高興鎮中心幼兒園工農分園園長徐淑慧介紹。
目前,嵐山區各鄉鎮已經實現了普惠園全覆蓋,省級示范園及一類園以上優質園占比達78.33%。
統一規范監管也是切實提高辦園水平的有力保障。山東省全面推動鄉鎮中心園對分園的辦園方向、招生收費、保育教育、隊伍建設、安全衛生等進行監管,定期組織辦園行為督導。
東營市廣饒縣在規范監管一體化方面,中心園對分園每學期至少集中開展一次幼兒園規范管理排查整治活動,逐園逐一排查,逐項銷號管理。目前,全縣省一類以上優質園占比達到77.2%。
此外,山東省還高度重視評價引領的“指揮棒”作用,統一辦園質量評價,促進鎮域學前教育質量整體提升。
日照市五蓮縣將中心園與分園按5∶5的分值比例進行“捆綁”評價,構建起以月度評、期末評、滿意評為主要內容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突出過程管理,推行鎮村質量評價一體化。
“我們將考核結果作為分園園長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有效保障了中心園和分園各項工作計劃的落實。”五蓮縣潮河鎮中心幼兒園園長厲寧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14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