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職業教育的蓬勃生機從何而來

——湖北深入推進“雙高計劃”建設探秘

發布時間:2024-07-23 作者:本報記者 程墨 通訊員 尚紫荊 邱婉婷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期關注:“雙高計劃”五年間·湖北篇

走進武漢職業技術學院“5G+”產教融合基地工程實訓中心,主管工程師王昌瑋正在驗收實訓學生完成的產品。不到一年時間,王昌瑋順利實現了由學生到關鍵負責人的角色轉變。

通過“武漢職院&中信科”移動教學基站組裝實訓項目,企業生產實踐流程和場景被“搬”進校內,在校“工程師”通過真實的訂單任務參與企業實際運作,練得真功夫,積累職業素養,訂單驗收合格后還會獲得相應報酬……對接中國光谷光電信息產業,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全方位構建“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創新創業、職業培訓”四位一體的產教融合體系,為地方發展貢獻武職智慧。

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公布“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名單,包含武漢職院在內,湖北共有8所院校入選。8所院校在湖北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的統籌指導下,堅持需求導向,緊密對接湖北“51020”現代產業集群,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技術支撐。

    打造服務國家戰略新引擎

“G816次車長是否可以關閉車門”“G816次可以關閉車門”“司機明白”……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泰國留學生張淼完成最后一個指令后,有著多年高鐵駕齡的教師李星澤笑著點點頭,豎起了大拇指。張淼和同學們在武漢鐵院學高鐵的故事,被湖北電視臺拍攝成《學開高鐵的“洋魯班”》,全球120多家主流媒體轉載報道。

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武漢鐵院秉持“高鐵到哪,服務就到哪”的理念,聯合外方院校及“走出去”企業,高標準、高起點建設泰國魯班工坊。早在2015年,學校就啟動中泰聯合培養高鐵專業人才項目,在泰國招收留學生,開展“中文+高鐵技能”研習營等項目,培養會漢語、通文化、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2024年經教育部驗收,建成華中地區第一家職業教育魯班工坊。

在武漢鐵院的沖鋒引領下,8所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學校紛紛響應“職教出海”戰略,在泰國、烏干達、巴基斯坦等國家設立魯班工坊、融合教育學院等5個,開展“中文+職業技能”項目,為柬埔寨、坦桑尼亞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培訓本土化專業人才48678人日。向坦桑尼亞、泰國、印尼等國家輸出職業教育標準50個,建設輸出21門課程,建成教育部“人文交流經世項目”首批“經世國際學院”3個,獲“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獎項116項。

響應數字中國建設,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累計安排資金7800余萬元,建設“數字交院”一站式智慧服務平臺,搭建了校園全光網絡,出口總帶寬達到29.75G。全方位服務國家戰略,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面向特殊教育事業,建設國家級特殊教育高水平專業群;服務湖北建設國家優質農產品生產區戰略,建設省級現代農業專業群……

    鋪就技能人才成長快車道

專業課程理論知識競賽、單人徒手心肺復蘇、穿脫隔離衣技術、右踝關節扭傷包扎技術……在湖北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仁和樓基礎護理實訓中心的“弘聯杯”護理技能大賽現場,學生們圍繞專業課程、臨床見習、跟崗實習三個培養階段中的核心技能進行激烈比拼,學院專業教師和參與醫教協同、聯合育人的醫師現場監督點評。

“平臺課程”幫助學生構建職業(職業群)整體認知,“模塊課程”幫助學生形成崗位核心能力,“方向課程”機動靈活,以專業拓展課、職業技能培訓課、公共選修課等形式,跟隨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不斷調整,使課程體系實時保持與產業界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服務大健康產業發展,湖北職院實施高水平護理專業群建設,深化產教融合“雙主體”育人模式改革,構建了“平臺+模塊+方向”專業群課程體系。

以湖北職院為樣本,8所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學校構建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襄陽職院特殊教育專業群實施“普特融合、育訓一體”人才培養模式,重建融合教育教師培養課程體系,與區域小學、全國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合作,開展融合教育人才培養改革研究與實踐,培養了2000余名融合教育畢業生。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業群,融入電力工業綠色、低碳、智能化的新技術和新要求,聯合企業編寫出版活頁式、工作手冊式等多種形式教材58部……

    增添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

同級別船型中首艘采用純電動力、長江上首艘純電推散貨船、全國首艘由高校負責設計的純電大型新能源貨船……走進湖北宜昌船舶工業園,正在建造的由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主持設計的5000噸級純電推散貨船引人注目。這是該校積極落實“電化長江”發展戰略,推動船舶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實踐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又一創新成果。

以國家戰略需求和服務湖北區域經濟發展為辦學導向,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搶抓全國內河綠色智能船舶產業轉型升級契機,成立了綠色智能船舶設計研究院,積極對接黃岡、襄陽、宜昌、荊州四大船舶制造產業基地,在產業結構調整,內河船舶制造產業布局,內河船舶制造企業培育,標準化、集約化、綠色化、智能化船舶制造等方面,為政府、船舶產業園區、船舶類企業提供決策咨詢、技術支持、規劃設計、員工培訓等多樣化服務。

聚焦產教融合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8所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學校共建設技術創新平臺43個,開展技術研發服務項目453個,牽頭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4個,產教融合共同體12個,國家示范性職教集團6個,綠色智能船舶協同創新中心、軌道交通綜合技術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等產教融合平臺95個。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團隊深入食品企業生產一線,自主研發出新型蝦青素富集雞蛋技術,實現從車間到市場全流程自動化、數字化、標準化,為蛋雞數字化養殖提供技術保障;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形成了“龍頭企業+平臺+團隊+項目+獎項”科研機制,其所承建的襄陽市大學科技園實現了“一縣(市、區)一分園”,有效推動科技成果孵化;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圍繞鄉村振興,培養鄉醫、“村官”,成立技術服務隊,助力鄉村產業升級,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5年來,8所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學校社會服務到款額為11.87億元。9個專業群建成9個技術開發平臺,成立3個智庫團隊,建成3個研究院,為行業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技術服務到款額達9860余萬元,橫向、縱向科研經費到賬總額達3035.92萬元;作為第一單位授權國家專利273項;26項科技成果實現轉化,產生經濟效益1.4億元。

“下一步,一要鞏固‘雙高’建設成果,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健全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二要堅持需求導向,以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引領,扎實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等平臺建設,系統謀劃推進職業學校專業、課程、教材、教師、實訓基地改革,打造一批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的專業群;三要緊盯新質生產力發展,優化學校和專業布局結構,系統升級人才培養目標,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湖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周靜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23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757|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无圣光一区|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久久久久四虎国产精品|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 日本加勒比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国产精品剧情原创麻豆国产| 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激情啪啪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69p69国产精品|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骚包在线精品国产美女|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播放| 日产精品一卡2卡三卡4乱码|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