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3)上,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獲得了職教賽道1項金獎和1項銀獎。截至目前,該校已連續五屆獲得該項賽事的國賽金獎,創新創業大賽也成為該校一堂最大的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家國情懷的思想政治課,充分展現出全院師生高漲的“我敢闖 我會創”的激情和精神風貌。
“近年來,學校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教育活動全過程,著力補短板——更加注重專業和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更加注重依托市場力量加強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更加注重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融通增強創新創業教育實效。”該校校長趙馳軒說,學校以實施“433”學生成才工程為載體,指導學生加入1個創新創業團隊、完成1次創新創業實踐、取得1個創新創業成果,讓廣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技術賦能、跨界融合的新時代大國工匠。
短板一
破解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兩張皮” 構建“專業+創業”融通的課程體系
“我是在一堂市場營銷課上,受到老師的啟發指導,下決心開始創業的。”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上獲得該校首個金獎的“云SIM流量達人”創業團隊負責人朱小泉說,他在大一時就兼職電信運營商校園代理,大二時創辦公司聯合研發云SIM管理技術,2019年至今營收已超過1億元。
“在高職院校,尚存在著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互不相關’的現象,制約了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和成效。對此,我校著力補上二者融合不夠的短板,讓其成為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主線。”該校教務處長周燕介紹說,近年來,學校通過近距離了解產業需求,從辦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專業出發,重新制定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各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明確學生在校期間需修滿54學時3個學分,并率先在大數據技術與應用、電子商務兩個專業進行改革,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加速深度融合、建構“專業+創業”課程融通的體系,并帶動輻射其他專業。
“在課堂上,專業老師要在上好專業課的過程中培育創新思維和企業家精神,并結對學生為他們指點結合專業的創業方向。同時在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把創業教育和專業技能相結合,使全體學生都得到鍛煉、訓練、磨煉,培養他們對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創新創業的興趣,從而埋下創新創業的‘種子’。”該校2023級創新創業課導師姚平說。
短板二
破解創新創業教育與市場脫節 建構“學校+市場”聯合創業基地
走進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產教園內的大學生創業園,到處可見創業大學生們忙碌的身影:有正在網絡直播銷售的、有正在生產制作定制創意模玩藏品的、有正在裁剪婚紗產品的……學生們創新創業的領域豐富廣闊、氛圍濃厚熱烈。經過多年的發展,創業園已成為該校電子商務、商貿服務、文化創意等專業學生創業企業集群。
然而,創業不等于成功,尤其是對高職在校生來說,對市場認識不足、創業經驗不足等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破解其在校期間創業與“市場”脫節的難題?
“學校在校企、校所、校地協同上發力,千方百計強化‘學校’與‘市場’的連接,助力學生成功創新創業。”該校創新創業學院負責人徐楊介紹說,學校一方面“借梯登高”,依托創業園內企業和學校聯合建設“創業模擬實訓室”等平臺開展創業教育模擬訓練,夯實學生從事基于專業的創新創業活動基礎,并與地方人社局及有關企業三方合作,為有志于創業的學生開設創業模擬訓練班,在實踐中錘煉學生的創業能力。另一方面“借船出海”,與當地產業結合,市場化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在真實的企業場景中進行創業實踐教學,為學生提供創業場地、創業項目管理、資金援助、培訓孵化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務。此外,學校還與蘇州科技大學、蘇州職業大學等十多所本科和專科院校一起,共同成立了大學生創業聯盟,互相取長補短、資源共享,為有志于創業的學生提供更大的訓練交流平臺,爭取地方政府、優質企業的扶持,已成為提升區域內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可或缺的力量。
短板三
破解學業與創新創業難兼顧 融通“第一課堂+第二課堂”
2023年獲批省高新技術企業的蘇州玖零映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創立人崔梅,在校期間參加過各種比賽,獲得10余個獎項,其公司的前身也是在校期間創立的獨立影像工作室。“正是學校采取的鼓勵在校學生創業的實際舉措,讓我解除了因為創業需要占用不少上課時間的后顧之憂,才有足夠的時間面對創業過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種問題。”崔梅說。
當前,職業院校中還存在著一部分有意創業的或者已經開展創業的學生面臨與第一課堂沖突的難題,如何兼顧學業與創業?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業參與率?該校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突破口,把學生實際創業納入第二課堂管理,融通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讓創業一樣可以拿到相對充足的學分,徹底解決學生實際創業和第一課堂時間沖突上的矛盾。同時,加強人才培養方案頂層設計,制定了第一、第二課堂貫通學分認定實施細則,把第二課堂要求的每個學生在校期間“加入1個創新創業團隊、完成1次創新創業實踐、取得1個創新創業成果”納入人才培養體系,與第一課堂融合,把創業實踐活動、創業競賽和科技創新活動作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此外,還制定了學生導師制實施辦法,為每個創新創業團隊配備一名導師,并打造創業學生、創業導師、投資人、優秀創業者以及創業意愿者的深度交流平臺,邀請企業家、行業大咖來校與學生開展創業對話、分享創新創業經驗,讓創新創業看得見、夠得著。
《中國教育報》2024年08月27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