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新課標強調: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用數學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要求學生能夠清晰、準確地闡述數學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與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數學見解。山東省諸城市經濟開發區諸馮學校在數學教學中鼓勵學生口腦手并用、“思”“說”“做”共生,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口頭表達能力,通過課堂討論、小組合作等活動,增強學生數學探究能力,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創生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說”
“思”是“說”之源,“說”是“思”之果。學校數學教研組制定了數學課堂“思”“說”共生教學規范及評價標準,引領教師在“思數學”“說數學”“做數學”上下功夫。
為了讓學生想說話,激發學生們參與交流和表達的欲望,教研組要求每一名數學教師:當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時,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尊重和傾聽,構建有序和諧的交流環境;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由表達觀點,在小組匯報環節,鼓勵每個小組的成員都積極參與發言。
為了讓學生多“說”,學校要求每名數學教師認真分析學情,通過課堂提問、課堂展示、角色扮演等,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在教授圖形面積計算時,教師可以提問:“如何通過割補法將一個不規則圖形轉化為我們熟悉的規則圖形來計算面積?請說說你的想法。”這樣的問題促使學生組織語言,闡述自己的解題思路。課堂展示能夠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思考和成果。教師可以讓學生上臺講解自己的解題過程、展示數學小研究報告或者分享數學閱讀心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說”清楚內容,還要回答同學和老師的提問,進一步鍛煉了表達和應變能力。角色扮演也是一種有趣的方式。比如,在學習貨幣的運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顧客和售貨員,通過購物中詢問價格、計算和交流的情境創設,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和表達能力。
為了讓學生會“說”,學校加強相關指導和訓練。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數學概念、定理、公式等的含義和推導過程,要求表達準確、簡潔。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引導學生從讀題、分析題意、選擇解題方法到計算結果,一步一步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到條理清晰、邏輯嚴密。教師以身示范,培養學生使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使之符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和規范。
搭建平臺,讓學生在生活中“說”
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說”數學、“做”數學、“用”數學,是數學教研組近年來一直探討的方向和重點。
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自然地“說”數學,首先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比如,在學習“加減法”時,教師可讓學生觀察超市的價格標簽、購物小票,然后說一說自己在購物中的計算過程。
家庭也是重要的“說”數學的平臺。教師會定期布置一些與生活相關的數學任務,讓學生與家長交流完成。比如,在學習“測量”后,讓學生和家長一起測量家具的長度、寬度,并說一說測量的方法和結果。
教研組定期組織“生活中的數學分享會”。學生們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問題、有趣的數學應用或者解決實際問題的經歷分享給大家。在分享的過程中,其他學生積極提問和討論,不僅鍛煉了“說”的能力,也拓寬了對數學在生活中應用的認識。
學校利用信息技術,以年級為單位創建了數學交流群。學生們可以在群里隨時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比如在旅游中計算路程和時間、在做飯時計算食材的比例等。學校還開展了數學小主播活動,讓學生選擇一個生活中的數學主題,錄制一段講解視頻。學生們精心組織語言,力求把數學知識清晰、生動地“說”給同學們聽。
此外,學校開展數學故事演講比賽,讓學生收集有趣的數學故事,并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演講,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開展寫數學日記活動,讓學生記錄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點滴體會、發現問題,并用文字表達出來;組織學生制作數學手抄報,讓他們在手抄報中介紹數學知識、數學趣題、數學文化等,并在班級內進行展示和交流。
科學評價,讓學生養成“說”的習慣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學校數學教研組形成了科學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說”數學的習慣養成。教研組將“說”數學的評價目標設定為清晰表達數學思維、準確運用數學語言、邏輯連貫地闡述數學問題及解決方案。這使學生明白“說”數學不僅僅是開口講話,更是有條理、有深度地表達數學思想。
教研組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主動發言、參與討論或上臺講解數學問題時,教師及時給予評價,不僅關注答案的正確性,更注重學生表達的流暢性、準確性和邏輯性。在作業方面,除了傳統的書面作業,教師還會布置一些需要學生用文字或語言描述解題過程的作業,通過這些作業來評價他們“說”數學的能力。
小組評價在培養“說”數學習慣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學科教師引導小組內部進行互評,讓學生們學會傾聽,并給出建設性的反饋。此外,定期舉辦的數學演講比賽也是評價的一種特殊形式。學生們可以選擇一個數學主題進行演講或展示,由教師和同學共同打分評價。這種比賽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更讓他們在準備和比賽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說”數學的能力。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諸城市經濟開發區諸馮學校)
《中國教育報》2024年09月13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