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新醫科背景下 醫學本科教師隊伍如何建設

發布時間:2024-09-23 作者:王瑋 闞丹 來源:中國教育報

  隨著自然科學的飛速發展,醫學已成為人類解除疾病困擾、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傳統醫學教育模式下,醫者往往更多地關注如何“治病”,而忽略了如何“救人”。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人們逐漸認識到,單純治病并不等同于獲得健康,醫者需運用所學知識,幫助人們有尊嚴、有質量地生活,并樹立預防為先的健康理念。為此,新時代醫學教育要與倫理、人文、法學等多學科相融合,以適應現代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指出,“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四新”建設成為引領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標志性舉措。新醫科的提出,旨在革新人才培養模式,不僅要培養醫學人才,更要培育具備科研能力的醫學科學家。因此,新時代的醫學本科教學體系變革勢在必行,而教師隊伍建設則是這一變革中的首要任務。

  近年來,一些高校調整了醫學教育的教學模式,引入了PBL(項目式學習)、CBL(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課程等,但遠遠不能滿足現代醫學的要求。尤其是隨著5G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虛擬仿真技術等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醫學教師隊伍建設亟待跟上醫學與科技快速發展的步伐,進一步深化改革。

  新時代背景下,中國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圍繞新醫科教學目標,以“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核心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創新型醫學人才的培養需求,從教學能力、教研能力、實踐與創新能力等多個維度優化本科醫學教師隊伍的培養體系。

  強化教學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在醫學課程體系中加強符合現代醫學模式的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院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醫學專業知識,還需熟悉醫學法學、倫理、人文等相關領域,以形成適應新醫科需求的思政課程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按照實際需求重塑課程內容,實現從講課向授課的轉變。傳統醫學本科課程內容設計往往按疾病分節,每節從疾病的定義、病因和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逐層講解。然而,在實際臨床工作中,醫者需根據患者的癥狀迅速作出判斷并制定治療策略。因此,學院根據臨床實際工作需求,重塑課程內容,引入思維導圖等教學手段使課程內容立體化,幫助學生建立臨床診療思維。

  利用現代技術,增強課程的吸引力。教師通過熟練掌握多媒體、AI教學等教學手段,積極開展虛擬仿真實踐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將枯燥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具象化,切實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應用。

  提升教研能力,推動學術創新

  加強教學體系建設。本科醫學課程體系是醫學教育的基礎,也是構建更高水平人才體系的關鍵。學院依據不同類別、層次的人才培養需求,分別設置不同的教學體系,優化相應的教學結構,以進一步適應多層次課程教學模式。

  注重教學研究。學院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及資源,優化現有師資結構。學院還鼓勵中青年教師積極申報科研課題,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著力打造學歷層次高、教學科研能力強、職稱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隊伍。這不僅能提升教師的學術水平,還能為醫學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創新元素。

  優化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高層次醫學人才

  理論學習與臨床實習緊密結合。臨床醫學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要求將理論知識融入實際情境中。為此,學院以實習課程為抓手,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去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院鼓勵學生與臨床教師建立長期穩定的教學關系,促進各教學團隊間定期交流,以形成教與學的良性互動機制。

  重視培養高層次醫學人才和醫學科學家。學院貫穿“整體整合醫學”理念,注重學科交叉進展,融入醫學發展前沿,在課程設計中增加研究性、創新性、綜合性內容,培養基礎寬厚、臨床綜合能力強的高層次、國際化醫學創新人才。

  在新時代背景下,探索建設醫學院校“新醫科”教師隊伍是時代賦予的職責和任務。現代醫學教師應積極探索醫科與其他學科專業的交叉融合,加強思政建設,推動“醫工”深度結合,采用科學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不斷對醫學本科教學進行探究和實踐,從而培養出更多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優秀教師和高層次醫學人才,為高等醫學教育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也為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提供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

  (作者單位系中國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4年09月23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精品99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婷婷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图片| 99ri精品国产亚洲|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99|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 |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 2021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com| 国产精品白丝AV网站|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777|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精品国产夜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