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傳媒大學全體師生回信,對學校發展提出殷切期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引發廣大師生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領會重要回信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要求,聚焦新聞輿論工作需要,為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助力新時代新聞傳播事業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強調,努力培養更多高素質新聞傳播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傳媒教育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為學校指明了新的發展坐標、行動綱領和使命任務。”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廖祥忠說,“我們要從中汲取奮進的精神力量,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趙新利深感振奮。“我們要深刻認識新聞輿論工作的戰略屬性,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發揮自己所學專長,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為民族復興偉業營造更好的輿論環境。”
“作為新聞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并將其貫徹落實在日常教學科研工作中,面向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需要,面向傳媒業發展所面臨的智能科技的沖擊,面向國際傳播等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精心謀劃、持續發力,實現自身發展的更大進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張輝鋒說。
“新時代賦予新聞傳播事業新的使命,我們將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努力為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貢獻力量,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貢獻智慧,助力新時代新聞傳播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懷民表示。
努力培養更多高素質新聞傳播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張樹庭表示,新時代新征程上,學校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從總書記重要回信中汲取奮進力量,立足新聞輿論工作需要,全面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加快推動有組織科研,為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推進教育強國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傳媒大學海南國際學院直屬黨支部副書記、副院長許天緣說,面向未來,學院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立足海南自貿港和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持續深化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全力打造高水平國際化傳媒人才培養高地。
“我們要積極應對新聞事業發展面臨的新挑戰、新需要,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創新,以高質量教學培養黨和人民放心的新型高素質人才,以高水平科研為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提供學術支持。”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黨委副書記楊鵬說。
“在國際傳播人才培養中,要時刻教導學生心懷家國,要深入基層、扎根中國,同時也要具備全球視野、放眼世界。要注重現代傳播技術的應用,緊跟新媒體和數字化傳播的發展趨勢,還要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社會責任感,讓他們能夠準確傳遞中國聲音,為中國的國際傳播事業貢獻力量。”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師陳瑩瑩說。
為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中國傳媒大學2024級博士研究生王琳說,我們將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在未來的學習、科研、工作中展現新時代傳媒人的使命擔當,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聚焦新聞輿論工作需要,為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23級傳播學碩士研究生張瀚文說:“我將腳踏實地,努力提高專業水平,把握時代脈搏,關心國家發展,努力向世界傳播好中國聲音。”
“新聞工作需要嚴謹和敬畏,保持熱愛、關注社會、探索世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24級博士研究生丁超逸說,在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進程中,我們應當學會深入觀察,細致分析,具備問題意識,提供新的洞見,將專業所學、研究所得與具體實踐聯結起來,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新時代賦予我們新的使命,作為新聞傳播專業學生,我們當緊跟時代步伐,發揮專業優勢,勇于創新實踐,用筆尖記錄時代,用鏡頭捕捉真實,用聲音傳遞力量,用故事講述中國,致力于成為高素質的新聞傳播人才。”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21級新聞學本科生胡曉曉說。
(本報記者程墨對本文亦有貢獻)
《中國教育報》2024年09月27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