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心理韌性,為孩子披上人生“鎧甲”

發布時間:2024-09-29 作者:陳明 來源:中國教育報

  面對學業和生活中的挫折與壓力時,兒童青少年難免出現負面情緒,有些孩子會較快地調整和恢復,也有部分孩子由于缺乏抗壓能力和心理韌性,會長時間情緒低落,難以走出陰影甚至產生心理疾病。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需要引起家校社的高度重視。

  心理韌性也稱作“心理彈性”“抗逆力”,指個體在面對逆境、傷害、威脅或重大壓力時表現出的積極調用自身或環境資源,保護身心不受壓力影響并復原的能力。心理韌性水平越高的個體,往往對應激性事件的消極感受越小,在遭受挫折或創傷后從消極體驗中恢復的能力越強。他們一般不會輕易被困難和壓力壓垮,反而可能會在逆境中找到契機,提升自己戰勝困難的勇氣和能力。

  1 心理韌性助孩子在逆境中前進和成長

  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南京師范大學創傷與韌性實驗室開展了一項“中小學生心理韌性現狀與提升路徑研究”,結果顯示,心理韌性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保護因子,心理韌性水平較高的個體患慢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概率會更低。

  這也提醒教師和家長要注重培養兒童青少年的心理韌性,而不應過度保護,將孩子養成溫室里的花朵。讓孩子學會從傷痛和挫折中復原、成長、前進,這才是孩子未來人生路上的鎧甲。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邊玉芳認為,個體的心理韌性意味著良好的恢復力、強大的適應力、積極的學習力和不斷的成長力。只有那些心理韌性強的孩子,才能在逆境、沖突、壓力中發現自己的潛能和優勢,將挑戰轉化為成長的機會。

  教師和家長要了解心理韌性的認識誤區,避免不經意的行為對孩子產生事與愿違的影響。比如,認為不哭就是心理韌性強的表現,其實,哭泣對孩子來說有時候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調節方式,能幫助他們宣泄情緒和釋放壓力。還有人認為,人為設置挫折有助于提升孩子心理韌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很自然地經歷挫折,父母需要做的是對孩子予以正確引導,幫助他們用積極的心態看待失敗。而人為地設置挫折、讓孩子無法體驗成功,或者通過語言打擊否定孩子,很可能會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心理,不愿意再面對新的挑戰。挫折本身并不能直接促使孩子成長,只有引導孩子學會應對挫折,才能達到成長的效果。

  2 教育是影響心理韌性的關鍵因素

  不少家長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今天的孩子看上去格外脆弱,遇到一點兒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或者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不同時代的兒童青少年面臨不同的生存環境和挑戰,但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人類個體的身心發展規律不變,家庭、學校和社會只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回到育人的本質,就一定能找到問題產生的根源和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南京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繆建東在介紹該校開展的中小學生心理韌性研究時提到,基于教育的視角,課題組從觀念、課程、能力、協同四個角度對導致學生心理韌性低下的關鍵因素進行了研究分析,認為心理韌性低下的原因來自個體、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各方面,教育是其中的關鍵。如心理健康教育重補救、輕預防,心理問題的篩查難以識別潛在的脆弱群體,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形式單一、持續性差、內容單調等問題,心理韌性教育缺少工作抓手和科學方法等。

  多位教育領域專家在談到青少年心理韌性問題時,都認為要重視家校社的育人觀念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有專家認為,家校社協同育人面臨社會轉型期的重大挑戰,教育功利化等思想容易導致教育的長期價值被忽視,教育權威被消解,家長被卷入普遍的教育焦慮中,這些因素都會對下一代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學校和家庭需要透過現象找尋背后的原因,遵循孩子成長規律,給孩子提供充足的精神營養,不能只看重孩子的學業成績,還要重視非量化的社會情感能力、心理品質等的培養。

  江西師范大學教授吳重涵認為,孩子的心理韌性是在其個性發展中逐漸養成的。但不少家庭在教育方面都存在一種不良現象,即對孩子在生活上無限寵溺、在學業上無限施壓,同時又缺乏對孩子獨立精神、適應能力、責任心和愛心的培養。這樣的教育觀念下培養出來的孩子很難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產生內在的力量,自然也不會有多強的心理韌性。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院長康麗穎認為,學校和家庭應及早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在孩子習慣的養成、規則意識的培養等方面下功夫,家庭教育要在對孩子的關愛和約束兩者中達到平衡,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消除自我中心,學會接納自我也接納他人。

  3 在實踐中鍛煉與提升孩子的心理韌性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一帆風順,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才能從容應對。人的心理韌性就像肌肉一樣,是可以被鍛煉的,人能達到的心理彈性程度也沒有特定的限制。家校社可以有意識地在教育實踐中培養兒童青少年的心理韌性。

  一是做個有韌性的家長。想要孩子積極面對困難,家長首先要擁有樂觀的思維方式和習慣,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主動尋找解決方案,而不是逃避或抱怨。另外家長需要提升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尤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過度的焦慮、沮喪或憤怒。家長面對壓力時所展現的態度與行動,無形中為子女樹立了學習與效仿的榜樣。

  二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時教會他積極歸因。首先要讓孩子認識到生活中的挫折無處不在,要允許和接受失敗的發生。南京師范大學創傷與韌性實驗室在研究實踐中通過課程和團輔的形式來提升學生的心理韌性水平,他們提供的課程主題之一即“認識到挫折無處不在”。然后是幫助孩子覺察自己面對挫折時的想法,學會進行情緒調整和積極歸因。積極歸因可以遵循幾個原則:一是盡量從自己內部找原因,激發自我責任感;二是挖掘、珍惜、重視自己可以改變的因素和資源;三是培養積極思考的模式,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

  三是發現孩子的長處,提升他們的自信。讓孩子建立自信是提高心理韌性的一個有效途徑。自信的孩子往往對自己有積極的正面評價,能認可自身的價值,因此更能正確對待挫折,既不苛求也不放縱自己。家長要不斷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給予肯定和贊賞,同時避免用單一維度評價孩子。父母的認可和信任,是孩子建立自信的重要源泉之一,也是提高心理韌性的內在動力。

  四是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和自主性。堅韌和獨立是相輔相成的兩種品格,一個人只有具備了獨立精神,才能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和戰勝困境。無論在家庭教育還是在學校教育中,都應注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家庭中尤其要避免什么事情都以孩子為中心,或者包辦代替,不給孩子自己做主和鍛煉的機會,這樣很難培養出有責任心和意志力的孩子。

  五是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能力和處理關系的能力。不少孩子的心理困擾都來自與人的關系。而具有較強社會情感能力的孩子往往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即使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發生沖突,他們也能更快地調整自己,用積極的態度處理問題或重建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還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情感支持系統,當他們遇到困境時可以及時尋求和得到幫助。教師、家長要鼓勵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學會處理關系,學會面對和解決問題,他們的心理韌性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系本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2024年09月29日 第0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99这里只精品热在线获取|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国产|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人妻|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看SSS|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免费精品国产日韩热久久|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电影|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久精品人妻久久影视 |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99ee6热久久免费精品6|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精品麻豆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