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老幼共托”新模式漸興,前路幾何

發布時間:2024-10-20 作者: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張昕怡 白瑜 李紫薇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一處設計溫馨的現代化園區內,在孩童的歡聲笑語中,老人們聊天、散步,怡然自得……像這樣“一老一小”和諧共處的“老幼共托”新場景,在一些城市越來越多。

  當前,不少幼兒園遭遇“招生荒”困境,部分民辦園瞄準養老服務,“老本行”和“新趨勢”一起抓,“老幼共托”應運而生,這也成為解決“一老一小”照護難題的新答案。

  “老幼共托”模式漸興

  去年開始,招生越來越難,經營著11家幼兒園的小金牛教育集團董事長于波不停思考出路。“我想過直接關門,但手底下還有300多個員工,最長的跟著我們干了21年。”于波說,他得“活下去”。

  多番考量后,于波決定轉型做養老機構。5月下旬,位于山東濟寧的“一老一小”服務中心正式運營。上午養生休閑,下午書法繪畫……老人和孩子一樣有了“課程表”。

  “運營以來,已有60多名老人加入‘托老所’。”小金牛教育集團總園長崔瑾說,進園后右轉是幼兒園,左轉是“托老所”,老人和孩子在同一空間活動,“托老所”提供休閑興趣、智慧養老、膳食餐飲等服務。

  在全國范圍內,類似嘗試正在進行。所謂“老幼共托”,是將托老與托幼服務相融合,通過在同一空間進行老幼照料、代際學習和互動交流,緩解家庭對于“一老一小”的后顧之憂。

  在山西,原小雨點幼兒園坐落在太原市柳巷。現在,這里中午為孩子提供“小飯桌”和午休服務,上午和下午變身老年活動中心,迎來上興趣課的老人。

  “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在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三圍社區長者服務站,幾名老人一邊使用遠紅外理療儀灸腿,一邊用話筒唱歌。該服務站和深業幸福家航城街道托育園同在一棟建筑內,兩個空間相通相融。長者服務站為老人提供短期托養、康復訓練、老年大學等服務;托育園為0—3歲孩子提供全日托、半日托,為家長提供科學育兒親子課等服務。

  “老幼共托”新模式不僅適用于幼兒園轉型,在新生人口數量保持一定增長的大城市,也有助于提升空間利用效率、滿足代際融合需求、減輕老人帶娃壓力。

  希望與挑戰并存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7.44萬所,比2022年減少1.48萬所,在園幼兒減少534.57萬人。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2023年新增注冊9.2萬余家“老幼共托”相關企業,同比上漲20.3%。

  于波說,招生情況不好的幼兒園大多位于年輕人較少、生育率較低的老城區,這里恰好是老年人聚集區,幼兒園多年經營的聲譽和口碑能吸引穩定客源。

  記者在于波的機構采訪發現,園內老人除周邊社區居民外,更多的是孫子孫女在小金牛幼兒園上學、與幼兒園有“淵源”的老人。

  34歲的幼師黃冉坐在老人身邊,嘮著家常,不時添茶倒水,逗得老人們開懷大笑。在她看來,幼師群體往往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托老與托幼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果個人意愿強,轉型成為養老護理員并非難事。

  同時,代際融合的需求切實存在。“我早晨把外孫送到托育園,就可以在長者服務站活動。解放了自己,孩子又有專業的老師照看。”68歲的深圳退休職工劉彩玲(化名)笑著說。

  深業幸福家航城街道托育園園長吳璇拿著《“一老一小”代際融合手冊》告訴記者:“我們在多個方面探索代際融合,比如組織祖孫同樂活動、祖孫茶話會、祖輩課堂等互動活動,讓‘老小孩’與‘小小孩’收獲快樂。”

  挑戰也同時存在。

  業內人士認為,“老幼共托”中的養老部分具有較強專業屬性,需要專業人才對老年人進行心理和身體雙重照料,機構運營也更精細化、專業化。目前,能同時照顧老年人和兒童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遠遠不足,現有護理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均無法滿足高質量養老托幼服務需求。

  受訪基層干部認為,“老幼共托”機構的盈利模式仍有待市場檢驗;“老幼共托”機構持續升級,如向醫養結合或智慧養老等方向發展,或將成為選擇。

  需總結經驗、持續創新

  從業者認為,“老幼共托”新模式打破固有隔閡,實現“一老一小”資源共享與代際交流,是對既有社會服務與照護模式的創新探索,也是積極應對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的務實舉措。

  深圳健康養老學院院長劉鶇根表示,我國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劇,建立“機構、社區、居家”一體化的鏈式醫養模式是提高養老服務質效、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從幼兒園轉為‘托老所’并不簡單,二者雖有共通之處,但功能仍有不同,需要持續創新,進行精細化管理。”于波說,眼下老幼一體化試點剛剛起步,仍需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持續優化方法。

  為促進“老幼共托”新模式健康發展,業內人士建議,要加快完善制度建設,針對養老托育融合服務體系的規劃、建設、保障、監管等制定政策、設置體系標準,明確各主體的權利、責任、義務。

  有專家表示,應結合行業發展動態,整合醫療、養老和教育資源,優化學校專業課程設置,通過開展教育培養、職業培訓、深化校企合作等方式,培育更多“護理+托育”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滿足“老幼共托”模式推廣和發展的需求。

《中國教育報》2024年10月20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久99久精品免费视频热77|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 久久只有这精品99|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国产主播精品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11p|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视频香蕉| 2020年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国产精品R级最新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 人妖系列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专1| 91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