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產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是由煙臺文化旅游職業學院與魯東大學、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聯合全國18個省份的80多家院校、行業企業和科研院所成立的。自2023年6月15日在煙臺文化旅游職業學院成立以來,共同體主動融入葡萄酒行業高質量發展大局,有效貫通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科技鏈,精心打造葡萄酒產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葡萄酒產業服務高地,展現出行業產教共同體協同育人、雙向賦能的發展魅力。
聚焦產業全鏈條
培植產教深度融合之“根”
精研雙側對接端口。產業人才需求側與人才培養供給側的有效對接是產教深度融合之“根”。煙臺作為“國際葡萄·葡萄酒城”,是中國優質釀造葡萄·葡萄酒主產區之一,擁有葡萄園種植面積15萬畝、葡萄酒生產企業204家、產業鏈配套企業250多家,培育了張裕、君頂、長城等知名酒莊63個。為摸準產業人才需求側,共同體深入君頂、逃牛嶺、瓏岱、卡斯特、丁洛特、可雅、安諾、瀑拉谷等酒莊進行實地考察,精準研究種植、采收、釀造、包裝、銷售等全鏈條產業人才需求,明確人才培養方向,使產業人才需求側與供給側有機銜接統一。
搭建產教對接平臺。搭建葡萄酒產業數據導航平臺,推進產學研創新平臺、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等建設,定期編制發布行業發展分析報告、人才需求預測報告、人才技術供需清單等,與企業建立產教聯動、協同育人的培養模式。積極申報“酒旅融合”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與中國高教學會職教分會籌建“中國葡萄酒職教聯盟”,打造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發展共同體。與蓬萊區政府開展葡萄酒“文化共創、科研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系列活動,建立“學院對接產區、專業嵌入產業”的校地共生共榮路徑。
建強產教聯動機制。共同體以理事會為最高權力機構,完善共同體治理結構,建立“政校行企研”產教聯動機制和師生實踐實習“四融四通”運行機制。與張裕公司合作成立“張裕文旅產業學院”和“張裕葡萄酒產業學院”,雙方堅持校企協同、合作育人,在人才訂單式培養、專業建設、研修培訓、技術創新等方面開展合作,補齊人才培養與產業創新短板,實現雙方優勢互補、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共贏。
優化教育全過程
鍛造產教深度融合之“魂”
優化專業建設。培養合格的產業人才是產教融合之“魂”。煙臺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充分發揮專業建設的“領頭羊”作用,以共同體名義與法國CAFA葡萄酒&烈酒學院中國總校簽訂《共建葡萄酒產業國際化人才培養基地合作框架協議》,與山東緯橫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智慧旅游大數據實驗室——葡萄酒模塊,并組織葡萄酒企業專家、葡萄酒產服中心工作人員,深度參與學院專業規劃,共同開發《葡萄酒文化概論》《酒莊規劃與設計》《酒莊管理》等教材,推動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工藝流程、產品開發等產業實際需求無縫對接。煙臺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在國內首批開設了葡萄酒文化與營銷專業,結合旅游、酒店管理等專業,建立“3+8+3”專業群貫通課程體系,共享實訓條件、師資資源和教學資源,強化專業群內涵建設。
優化師資隊伍。共同體成立行業人才庫,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機制,實施“雙元交融、螺旋提升”的師資培養模式。開展崗位成才“學徒制”,組織在校教師赴張裕酒文化博物館、瀑拉谷酒莊、蓬萊君頂酒莊進行頂崗培養,讓課堂教學貼近實戰狀態。聘請張裕公司、君頂酒莊、瀑拉谷酒莊等龍頭企業產業教師10人、校級和院級創業導師42人,強化實習實訓教學,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共同體成員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區域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寧夏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獲得一等獎,“‘產、學、研、轉、創、用’葡萄酒技能人才育人模式創新與實踐”獲得二等獎;煙臺文化旅游職業學院指導3名選手參加“第九屆中國青年侍酒師酒水服務培訓及團隊大賽”獲得“全國12佳隊伍”稱號;共同體成員山東旅游職業學院和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在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酒店服務和酒水服務賽項中榮獲一等獎。
優化實踐實訓。統籌產教資源,共同體成員院校在企業設立學生實習實訓基地19處,企業在學校建設培訓基地11處,院校建設調酒實訓室13處,開設酒飲品鑒、侍酒、調酒等實訓項目,開展技能實訓、鑒定、競賽等一體化培訓服務。煙臺文化旅游職業學院葡萄酒文化與營銷專業師生,主動走向周邊社區舉辦葡萄酒文化與品鑒公益講座,參與服務煙臺國際葡萄酒博覽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等重大展會56場次,累計招募1236名志愿者,積極傳播葡萄酒文化,宣傳煙臺“國際葡萄·葡萄酒城”。目前,共同體成員單位學生通過實踐實訓,已與卡斯特、君頂、瀑拉谷等酒莊達成高質量就業意向,葡萄酒專業成為熱門專業。
激發創新創造力
拓展產教深度融合之“為”
課題研究有作為。共同體產教融合要有“位”必須先有“為”。共同體與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攜手開展葡萄酒全產業鏈標準化研究,有力地促進了葡萄酒行業的規范化發展。煙臺文化旅游職業學院與張裕公司聯合申報“基于人才培養生態圈‘雙轉型’的葡萄酒文化與營銷專業‘四融四共’生產實踐項目”,入選2023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共同體完成“中國葡萄酒市場消費文化與產品質量表達體系建設項目研究”,在2024年第110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期間舉行的中國酒業協會理事會擴大會議上進行了交流研討,引起廣泛關注。
優勢互補有作為。共同體籌劃建設葡萄酒等產業共性技術服務平臺,與產業鏈龍頭企業聯合謀劃鄉村振興項目,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相關企業和大學開展合作交流,為煙臺葡萄酒企業精準提供咨詢服務,拓寬了企業發展的思路和視野。魯東大學依托煙臺市葡萄酒人才培養項目,建設了葡萄酒專業教室,增加與國際接軌的實驗室設備、實踐平臺以及教學資源,新建葡萄酒質量分析檢測中心,既給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又推進了葡萄酒教育國際化辦學步伐。共同體承辦煙臺市大學生葡萄酒文化節、“龍行高?!保熍_站)2024中國葡萄酒校園公開課,為葡萄酒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挖掘出新的市場機遇。
科研攻關有作為。堅持企業問題導向,以科研創新研究解決企業遇到的現實問題,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針對瀑拉谷園區明星產品小芒森后期發酵遲緩、發酵不徹底、揮發酸較高的問題,共同體成員單位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開展本土野生酵母試驗、發酵動力檢測研究、不同營養劑試驗、橡木桶內發酵等,解決了困擾小芒森的發酵問題,發酵后的干白香氣純凈清新、果香濃郁,口感醇厚、酒體層次豐富,多次獲得柏林大獎賽、國際葡萄酒大獎賽金獎榮譽。
(作者系煙臺文化旅游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4年10月21日 第0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