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為強化托育服務人才供給、提升人才水平,推動托育行業健康發展,北京市多所中高職院校開設了嬰幼兒托育服務相關專業,通過專業的學歷教育輸送人才。北京市衛健委、教委等部門也在通過專業技能培訓等方式,提升在崗從業者素質。
近年來,我國先后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推動托育行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也明確提出,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要從2020年底的1.8個提升至2025年的4.5個。我國托育服務政策法規體系、標準規范體系和服務供給體系逐步建立健全,托育服務工作初見成效。
當下,托育人才仍存在著較大缺口,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托育需求,制約了托育行業發展。《國務院關于推進托育服務工作情況的報告》顯示,“超過三成的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有送托需求,受行業發展階段及服務價格等多種因素影響,目前全國實際入托率僅為7.86%,現有托位缺口較大”。加強托育人才的培養培訓,助力托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勢在必然。
托育人才培養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條是中高職院校作為托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另外一條路徑則是職后技能培訓、考取相關資格證書,如“1+X”嬰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育嬰員培訓、保育師培訓等。在政策的持續鼓勵下,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湖南等多省市都結合各地實際加強了托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例如,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等多所中高職院校開設了嬰幼兒托育相關專業,通過學歷教育培養托育人才;上海市依托職業院校和開放大學強化對育嬰員、保育師等從業人員的職前職后培訓;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與企業聯合開展“1+X”嬰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通過職后培訓獲得相應資格。系列探索對于增加托育人員的供給、縮小人才缺口具有積極意義。
然而,托育人員不僅面臨“數量”的挑戰,也面臨著“質量”的考驗。我國托育事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托育人才隊伍建設有待規范。目前市場上的托育機構從業者,大部分來自學前教育專業、護理專業、兒童早期發展等專業領域的人員,通過后期的職業技能培訓獲得相應的保育師、育嬰員資格證書,從而有資質從事保育工作。年齡偏大、學歷不高、非專業背景、臨時持證上崗等成為這支隊伍的潛在標簽,參差不齊的人才隊伍制約了托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高質量普惠托育服務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托育人才隊伍建設。人才隊伍質量是托育機構服務質量的根本保證,也是影響嬰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如何更好培養培訓托育人才、提高從業者素質、滿足社會的需求,需要系統謀劃。
加強職前培養和職后融通一體化建設。托育人才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的割裂制約了托育人才隊伍建設。通常而言,職前培養的系統性、基礎性與職后培訓的針對性、連貫性相結合,才能形成可持續的專業發展機制。在這一過程中,需凝聚院校、政府、幼兒園、托幼機構合力,在實踐教學、專業實習、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形成聯動,共同培養出符合行業要求的專業人才。
創新“托幼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符合條件的相關院校可以設立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探索早期教育專科與學前教育本科專業相銜接的培養模式。還可以開設“0—3歲嬰幼兒托育”微專業,如杭州師范大學的微專業依托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護理專業等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學前教育學和護理學理論為基礎,著重學習0—3歲嬰幼兒身體發育、心理發展、營養補給、安全照護、感統訓練、親子互動、保育護理等基本知識和能力,為托育事業發展提供專業支持。
在實踐情境中貫穿“教養融通”的托育培訓。托育是實踐性較強的領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托育人才的培訓需依托于實踐情境,將“教養融通”滲透在托育教師培養全過程。這就需要院校、醫院、衛健委等不同部門協作,在院校,由托育專家對托育人才進行教養資源建設、環境創設、嬰幼兒教養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培訓;在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對托育人才進行嬰幼兒保育、衛生保健、膳食營養的培訓。
建立托育人才隊伍標準。目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已經發布了保育師、育嬰員、嬰幼兒發展引導員等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托育人才隊伍標準的核心是建立托育教師專業標準以及托育教師教育者的專業標準。規范且統一的托育教師專業標準是建立托育教師資格準入制度的前提。同時,優秀的托育人才依賴卓越的托育教師教育者,這對教師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們應具備相應職業道德、教養融通的理念、醫教融合的知識和能力、托育理論與實踐素養、溝通與反思能力等。簡言之,既要具有醫學、護理學等跨學科的知識背景,還要具有跨學科的實踐能力。
對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來說,還要努力解決托育行業的職業吸引力的問題。薪資待遇不高、職業晉升渠道窄,是影響托育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原因。對此,要根據托育行業的特點和市場需求,合理確定從業者的薪酬水平、福利待遇,確保他們的收入能夠反映其勞動價值和專業水平,增強從業者的歸屬感和滿意度,從而提高托育行業職業吸引力。同時,參照其他行業的職稱評定體系,建立托育行業的職稱評定標準和流程,鼓勵從業者通過職稱評定獲得更高的職業地位和待遇,拓展從業人員的職業發展空間,這也很有必要。
幼有所育,是最基本的民生期待。加快托育人才培養培訓,助力托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群眾托育服務需求,不僅有利于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也將為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系伊犁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10月25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