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培養“知教、樂教、善教、榮教”的教育家型鄉村教師

發布時間:2024-11-04 作者:張濟洲 來源:中國教育報

  建設高質量的鄉村教育體系,關鍵是培養“知教、樂教、善教、榮教”的教育家型鄉村教師。但是,當前鄉村教師扎根農村和奉獻農村的教育信念以及執教能力仍亟須提升。南京曉莊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賡續鄉村師范教育百年文脈,將教育家精神融入小學教育師范生培養全鏈條,扎根鄉間田野,努力培養一大批卓越的鄉村小學教師。

  為卓越鄉村小學教師畫像

  南京曉莊學院發軔于陶行知先生1927年創辦的“曉莊試驗鄉村師范”,是中國近代鄉村師范教育的發源地。建校97年來,始終堅持傳承、弘揚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追求,深耕鄉村,為師鑄魂。1985年,學校率先在全國探索“三二分段”專科學歷小學教師培養,1998年率先在國內開展本科學歷小學教師培養試驗,2006年率先探索“頂崗實習·置換研修”卓越鄉村小學教師培養模式。18年來,該模式從部分試點到全面推廣,從學校自主開展到省市教育主管部門支持,最初僅有39名師范生試點參與,如今已有4150名師范生受益,3384名鄉村小學教師參與置換研修培訓,586所學校參與合作。合作學校中,絕大部分是鄉村小學。

  此外,我們堅持陶行知“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弘揚“愛教育、愛兒童、愛鄉蘊、愛鄉情、愛鄉能”的“五愛”教育情懷,在此基礎上建構了“五愛三能”核心素養體系,破解鄉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的難題;將師德教育館、陶行知紀念館、曉莊革命烈士紀念碑打造成精神陣地,倡導師范生閱讀陶行知著作并撰寫讀后感、學習陶行知思想課程、拜謁陶行知墓、參觀陶行知紀念館;發起“訪鄉村名師,宣講教育家精神”活動,讓小學教育師范生在杰出校友、優秀教師的教育情懷熏陶中增強服務鄉村的使命感。

  探索“在地化”培養模式

  為了幫鄉村教師樹立扎根農村的志向,學院構建了“在地化”卓越鄉村小學教師培養模式。“在地化”模式傳承陶行知“鄉村教師培養必須以鄉村實際生活為中心”的思想,在本土情懷、鄉土課程、教學實踐以及平臺建設等方面注重依托豐富多樣的地方資源。

  例如,為了激發小學教育師范生知鄉情、愛家鄉、建家鄉、奉獻鄉村教育的內生動力,學校打造了鄉情、鄉蘊、鄉能“三鄉”在地化課程結構,創立了雙師、雙班、雙課互通的“三雙”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了覆蓋主教、兼教兩種類型,通修、專修、拓修3個層級,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學科方向課程、專業拓展課程、綜合實踐課程5個模塊的課程體系,來支撐全科鄉村教師培養策略。

  系統解決鄉村教師發展問題

  在研究鄉村教育家型教師成長規律的基礎上,學校探索實施了進階式、一體化培養模式。該模式貫通鄉村教師專業成長“筑基、固本”的融合期,“立柱、架梁”的成長期,“積厚、成勢”的發展期,從教師成長角度實現了“小學教育師范生—骨干教師—教學能手—名師—鄉村教育家型教師”的梯級躍升,重點解決了三大難題。

  一是搭建“腳手架”,解決小學教育師范生“怎么教、教什么”的問題。我們探索出了“鄉土為本、兒童取向,師德優秀、主兼多能”的鄉村小學教書育人模型,搭建了包括“陶文化”課程體系、在地化實踐平臺、協同化保障平臺等在內的“小先生”培育系統,錨定未來鄉村“小陶行知”成長。

  二是添加“潤滑劑”,解決新入職鄉村小學教師“教不好、留不住”的問題。基于“目標引領、榜樣示范、伙伴協同”的理念,搭建“大先生牽手小先生”的師徒鏈,并發起“博士伴成長”等項目。通過名師示范引導、角色協同生成,幫助新入職教師提高鄉村教育適應性和職業勝任力。

  三是提供“加油站”,解決入職后鄉村小學教師“沒前途、沒發展”的問題。首先,以“續寫行知故事”為主題,定期舉辦基礎教育課程教學高級研修班;其次,與鄉村小學共建150個鄉村小學教授博士工作站及陶行知教育實踐基地,舉辦121次“小學教師何以成為大先生——新時代陶行知式小學教師”交流研討會;再次,組織高校教師與鄉村小學教師雙向兼職。小學教師深入院校論壇、課堂進修學習,提升理論水平,開展教研研究;高校教師通過名師工作室、掛職鍛煉等方式下沉到小學現場,深入開展協同教研活動。學崗結合、理實一體,共同為鄉村小學教師提供專業指導與關懷,深入解決個性化教育需求、探索性教育問題及教育情懷信念問題。

  發掘鄉村教師發展“新動能”

  鄉村小學教師數字素養是影響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因素,目前鄉村小學教師的數字素養發展仍存在意識不足、知識與技能欠缺、社會責任履行不充分等問題。我們的小學教育專業聚焦探索師范生數字化素養培育“新模式”,發掘卓越鄉村小學教師“新動能”。

  一是全方位打造數字素養培育支持平臺。設立省級互聯網+人工智能教育中心、省級實驗教學中心、省級虛擬小學教研室等平臺,創建虛實融合的學習場景。

  二是立體化建構數字素養培育體系。以小學全科教師虛擬仿真實驗室、VR虛擬平臺、中國大學MOOC(慕課)平臺為基礎,開設5門省級一流教師線上教育課,并自主開發10門線上課程,實施線上線下混合翻轉課堂,滿足小學教育師范生泛在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三是協同共建數字素養實踐基地。與教育新技術頭部企業合作共建智能學習機器人和創客基地,打造未來智能教育、智慧學習中心,提升小學教育師范生數字素養。

  (作者系南京曉莊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成果系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鄉村定向師范生數字素養培育實踐研究[編號:2023JSJG740]”)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04日 第0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7视频在线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韩国精品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极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app|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色妞www精品视频| 午夜一级日韩精品制服诱惑我们这边| 五月天婷婷精品视频| 久久久999久久久精品|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事 |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免费麻豆网站91麻豆 | 久久久999久久久精品|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哟哟视频|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99热这里有精品| 久久国产三级精品|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免费视频| 97视频在线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