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防線
本報訊(記者 楊國良)“今天在學校吃午飯,飯菜太好吃了,和媽媽做的味道一樣。”近日,在重慶市萬盛經開區中盛小學食堂,二(4)班學生丁思煦說。該校校長楊宗宇介紹,食堂食材都是當天采買、保證新鮮。學校每周科學制定菜譜,為學生提供營養均衡、色香味俱全的午餐。
今年以來,重慶印發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手冊、中小學校食堂財務管理辦法等12個市級專項文件,區縣優化出臺236個配套文件,切實暢通食品安全管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推動校園食品安全管理邁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軌道。
“校園食品安全與膳食經費管理事關學生健康成長和生命安全,事關千萬家庭幸福,事關社會安全穩定,是必須答好的民生考卷。”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江鵬說。
近年來,重慶市教育部門會同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圍繞采購、貯存、加工、配送、供餐等關鍵環節,健全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我們推行食材同質、菜品同價、師生同餐等,不斷提升校園食品安全水平。”銅梁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唐建民說。銅梁區以師生需求為牽引,推行學校食堂全鏈條管理改革,全面規范食堂運營鏈、食材供應鏈、菜品加工鏈,全區公辦中小學全部實現食堂自主、非營利經營,全面實行全品類食材統一采購,全面推行師生同餐,確保食堂安全平穩運營。
在重慶中小學,科技已經成為校園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一環。
依托開發上線的“渝溯源”“陽光供應鏈”功能,重慶強化校園食品源頭管理,前移防控關口,加快推進與校園食材供應商數據對接,建立數字化臺賬,確保校園食材可追溯,及時將受行政處罰的食材供應商納入“餐飲安全在線”應用的“電子圍欄”,指導學校按要求選擇合規供應商。
重慶通過迭代升級“餐飲安全在線”,實現學校食堂后廚“互聯網+明廚亮灶+AI識別”全覆蓋。全市中小學及時更新2.1萬余路AI攝像頭,實時抓拍11種常見風險隱患,自動觸發語音提醒,問題整改及時率提高40%以上,并試點運用“人工智能抓拍+超聲波驅鼠”技術,實時發現、自動驅離老鼠。
在保證學生吃得放心之余,重慶還致力讓學生吃得實惠、吃得滿意。
廚師手中的鍋鏟翻飛,一道菌菇豆腐煲在鍋中逐漸成形。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廚師培訓在永川區鳳凰湖小學食堂進行。永川區教委整合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烹飪協會和大中專院校烹飪專業資源,創新成立“學校膳食營養聯合體”,聘請膳食營養專家指導員65名,分學段組建9個聯合體,印發工作指南、工作手冊,研制454道推薦菜品,舉辦廚師培訓和膳食制作大賽,開展膳食營養提升行動,共同為孩子的營養健康保駕護航。
沙坪壩區教委持續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系列宣傳活動,并會同陸軍軍醫大學營養學專家,探索開發“營養膳食管理”系統,有效指導學校科學編制營養食譜。
涪陵區教委嚴格食堂財務管理,確保全區食材價格統一,組織63個單位相關工作人員組成詢價定價小組,每周開展“先定品質、后詢價定價”,并實行線上記賬,每天完成線上對賬,系統自動生成財務數據,實現日清月結、一鍵報賬。
江鵬介紹,重慶教育系統建立了督導檢查長效機制,將校園食品安全納入督政督學、開學調研范圍,納入責任督學經常性督導,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同時暢通投訴渠道,及時回應師生家長關切,促進社會共治,順應人民群眾對“校園餐”安全健康營養的新要求新期待。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16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