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數字化轉型革新商科教育范式

發布時間:2024-11-18 作者:楊林 來源:中國教育報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教育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全球共識。數字化、智能化浪潮正快速重塑各行各業,商科教育也面臨深刻變革。面對生產方式、組織形態、商業模式及金融范式的全面革新,傳統商科教育模式已不適應新時代人才需求。因此,商科教育需主動應變,回應技術創新和社會變革,通過數字化轉型培養更多適應時代需求的商科人才。

  商科教育主要培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多年來,隨著教育信息化技術的日臻完善,商科教育新基建也在不斷推進。智能交互教室、虛擬仿真實驗室等平臺的建設,加強了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融合,推動了商科教育基礎設施的迭代升級。然而,技術變革對商科教育的教育形態、教學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教育教學層面,商科教育亟須樹立數字化理念、培養數字化能力和方法、構建智慧教育發展生態、形成數字治理體系,以數字化轉型賦能高質量人才培養,不斷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在于推動全要素、全業務、全領域及全流程的數字化重塑與賦能。這要求教師利用數字化技術革新教學組織方式、培養流程和教育模式,引導學生構建數字思維,培養數字化能力。對此,既需要外部數字化生態的支撐,也離不開內部數字化治理體系的導向。外部數字化生態應包含頂層規劃設計、數字基礎設施構建、教學技術革新及數據驅動的評價創新;內部數字化治理體系則應涵蓋數字資源的融合共享、智慧育人服務體系的構建,以及治理過程的多元化評價體系等。

  對照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求,當前商科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數字化轉型進展不均衡,集中表現為硬件投入大于軟件投入、產品投入大于服務投入、環境投入大于教師培訓投入等投入不均問題。此外,數字化轉型主要集中在教育內容、教學模式、評價方式等方面,缺乏對培養方案、教師能力、學習環境等方面的數字化賦能,導致培養方案中跨學科課程和社會性課程等相對較少,學生選擇空間有限。二是數字化轉型評價局限于過程性評價,尚未結合教、學、管、評、考、就業各環節的改革進行增值評價、綜合評價。三是教師數字化轉型的勝任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師尚未認識到傳統培養方式已難以適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人才能力與素養的新需求,對于推進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相融合存在抵觸情緒,在技能操作層面面臨困難。

  新時代商科教育要培養懂科技、懂產業、懂市場、懂資本、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數字化轉型成為推進商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數字化轉型賦能商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路徑,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更新教育理念。為更好地應對技術創新、產業融合、社會變革,商科教育應將新技術融入商科課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為學生提供綜合性跨學科教育,以滿足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對復合型商業人才的需要。

  二是優化數字化轉型環境。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驅動要素是數據,易用、可用、好用的數字教學平臺和工具的廣泛采納是數據采集的基礎,平臺的互操作性是基本保證。在打造網絡化、沉浸式、智能化育人環境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推進包括辦公樓、教室、書店、圖書館、食堂等在內的校園物聯網,建立面向“感知終端+平臺+場景”的物聯網體系架構,為師生教、學、研、生活提供虛實融合的智慧環境。

  三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要創建數字環境,整合學校、企業、行業等多方優質育人資源,加強校地、校企等合作共建,建立健全培養方案、師資、課程、實踐基地協同育人機制,實現人才培養模式從“學校主導、課堂情境”向“多方協同、應用情境”的轉變。通過“學習、調研、應用、雙創”4個環節將專業學習、專業調研、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實踐全面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從知識體系、職業素養、應用能力、創新意識4個維度拓展人才培養空間,優化培養過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四是完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設計不僅要拓展知識面,也要重視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課程體系設計既要重視學科交叉、知識融合,也要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相結合。通過深入挖掘學科元認知、探索學科內和學科間共通的底層邏輯來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通過聯通理論與現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

  五是加強教師隊伍數字化能力建設。應加大教師數字化培訓力度,推進數字化新技術與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教學改革、服務社會等深度融合,實現數字素養融入培養標準、數智技術融入培養環境、學科交叉融入課程體系、校企協同融入社會實踐、數據驅動融入教學評價的目標,從而增強教師的數字化意識,培養數字化思維,提升教師的數字素養與技能。

  (作者系山東大學商學院院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18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国产6|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青青草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赢消|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首页|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卡片|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国产99视频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牛牛|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看99|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 91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精品水蜜桃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软件|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