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防線
本報訊(記者 蘇峰 通訊員 師小珂)統一采購、統一檢測、統一加工、統一配送、統一菜單、統一培訓、分校烹飪……在山西省呂梁市臨縣召開的山西省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上,“六統一分”營養供餐模式的“臨縣經驗”在全省推廣。
“‘小食堂’連著‘大民生’,我們把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作為最大的民生,全力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臨縣教育體育局局長陳國民說。
放學鈴聲響起,臨縣叢羅峪九年制學校的孩子們陸續來到食堂,有序地排隊就餐,雞蛋、肉、蔬菜……種類非常豐富。“我們聘請高級營養師制定月內每周不重復、一日三餐不重復的A、B、C、D四套全縣統一的帶量食譜。”陳國民說。
在臨縣營養餐配送中心,記者了解到,所有食品原材料通過市場考察、公開招標、統一采購后,在中心統一檢測,通過“全自動化”挑揀、切制、清洗加工后,半成品食材由冷藏運輸車集中配送至全縣所有中小學校、幼兒園。
“校區現場烹飪,確保食品熱度、口感,營養不流失,保證所有學生吃到營養均衡、新鮮可口的飯菜。”陳國民說。
“推行‘六統一分’營養供餐模式以來,原來各學校分散經營、食材管理不規范的問題得以改善,提高了食品原材料的檔次質量,實現了食品原材料的源頭治理和食品跟蹤溯源信息化管理,有效監管了食品安全衛生和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營養餐資金,提高了學生的營養健康水平。”臨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姚樹山說。
走進臨縣教育體育局安穩應急指揮中心,一塊高清大屏吸引著記者的注意力。屏幕里,頭戴藍色食品帽、身著白色衛生衣、戴著口罩的工作人員在后廚有序忙碌著,菜品、廚具以及工作人員的一舉一動都清晰地呈現在畫面中。臨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張志華介紹,“明廚亮灶監控中心與全縣所有實施食堂供餐的學校(幼兒園)的食品操作間、餐廳、食品儲存室等聯網,通過連接語音對講方式,隨時督促各學校整改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疏忽和漏洞”。
“安全、干凈!看到孩子在學校吃得這么健康,我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這句話代表了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近年來,山西省構建“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智能化監管體系,全省學校監控視頻清晰度達標率、重點點位全流程覆蓋率、視頻信息聯網率、學生就餐公共區域顯示屏幕設置率實現100%達標。
“目前全省已有8167戶學校(幼兒園)食堂接入市場監管部門智慧監管平臺,各級監管人員可隨時對學校食堂人員、物品、環境等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全時段監控。”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監督管理處一級調研員于同軍說。
山西省共有中小學校6086所,已有3472所學校提供“校園餐”服務,供餐人數達179.2萬。“山西始終圍繞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管理工作的各項要求,持續完善規章制度,從責任落實、資金管理、食材采購、進出庫、加工、供餐、消毒等多環節、全過程加強‘校園餐’管理。”山西省教育廳安全穩定工作處副處長李建軍表示。
山西省政府連續兩年將“放心午餐”食品安全保障工程列入民生實事,省財政專門安排2.2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學校建設改造食堂,并多次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協同聯動專題會議,聯合開展省級層面專項檢查18次,持續深化“省市縣校四級聯動”模式,層層壓實責任,切實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
山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馬駿表示:“我們將切實壓實工作責任,創新方式方法,千方百計保障校園食品安全,全力守護學生健康成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07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