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戰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拿下了一筆價值300萬元的監控設備訂單,對方看中的是公司產品性能出色,且具備良好的高溫穩定性。
而在半年前,該公司老板徐國清還在為高溫穩定性的難題而頭疼,市面上有科研機構上門報價,但高昂的費用讓企業遲遲下不了決心。恰逢此時,浙江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江達飛帶隊來訪,短短7天時間就摸清了問題癥結,并提出了對應的技術服務。“拿到合同時真的很意外,總價比市場購買服務便宜了一半,還能分期付款。”徐國清欣喜不已。
江達飛的上門是偶然也是必然。因為從2021年起,衢職院傾全校之力,常態化開展科技服務地方專項行動,對象以小微企業為主。“小微企業在衢州制造業中占比高達83%,工業總產值占比達43%左右。受制于研發資金短缺與科技創新能力薄弱,企業在降本增效上遇到了不少難題。”衢職院黨委書記徐須實說。
服務小微企業得上“硬菜”。學院引進了國家級、省級學會建成衢州市學會服務站,組建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搭建了50余個技術創新團隊,覆蓋了全校近70%的專業教師。根據各個縣(市、區)主導產業與發展定位的格局,學校以“一院一產業、一市域多戰隊、一人一企業”進行布局,把走訪企業數量、橫向項目數量和總額等納入學院及個人工作績效考核,以及職稱評定要求等,全面推動教師服務企業。
“和以往校企合作不同的是,為了提高服務的針對性,這次行動明確要列出企業的問題清單。”徐須實表示,每位教師進企業后都要協助對方形成問題清單,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可以跨專業組團解決企業問題。3年來,該校共征集了400余項問題,不僅僅是技術類的,還有如提煉企業文化、宣傳片拍攝等服務類的。
“在走訪企業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企業對科創扶持政策不了解。”衢職院科研處處長周明安說,小微企業經濟總量小,如能充分用好政策,也能申請下來不少補貼,進一步支持研發創新。
于是,學校專門組建“政策幫幫團”,對接科技局、經信局等部門,選派教師前去掛職,全面搜集和梳理當地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編撰成冊后入企發放。發現小微企業對政策有新訴求時,“政策幫幫團”也會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比如原先科技局等下發的項目主要依托企業主體進行申報,但很多企業不會撰寫申報書,希望得到高校教師助力。該校反饋這一信息后,科技局很快采納并修訂了相關條例,鼓勵高校、科研機構等與企業多主體聯合申報。
據悉,該校的專項行動已常態化開展了3年多,深受小微企業青睞,橫向服務到款額逐年指數級遞增。今年1月到10月,橫向服務到款額突破800萬元,是2020年到款額的近10倍。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07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