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西班牙海梅一世大學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工業博士會議。自2022年首屆工業博士會議舉辦以來,參與該校工業博士項目的企業數量增加近兩倍。這不僅反映出西班牙企業對與大學合作開展科研項目的興趣顯著提升,也凸顯了工業博士項目推動高等教育產教融合的重要性。工業博士培養模式以企業與大學協同研究為核心,通過聯合科研項目為博士生提供深度參與企業實際課題的機會,推動學術知識向應用領域有效轉化,不僅為博士生搭建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平臺,也加強了高校與產業之間的互動合作,為西班牙高等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動校企合作的重要舉措
2011年,歐盟委員會基于丹麥運營了40年的工業研究人員項目經驗,提議創建歐洲工業博士學位。西班牙隨即響應,在《第99/2011號皇家法令》中首次將工業博士納入國家博士研究生培養體系,并明確了其培養模式和目標——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具有領導力和知識轉化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以推動社會發展。2023年最新頒布的《第2/2023號大學系統組織法》和《第576/2023號皇家法令》再次重申工業博士項目的重要性,強調其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
西班牙工業博士項目具有企業全面參與和雙導師制的特點。首先,博士生須與企業或公共機構簽訂一年以上的合同,在合同期間由企業全職聘用并享受正式員工的同等待遇。博士生全程參與項目開發,并在企業內部完成與項目相關的學位論文。其次,工業博士項目實行雙導師制度,每名博士生配備兩名導師,一名由大學指定,負責學術指導;另一名由企業或公共管理機構指定,負責實踐指導,以確保研究成果兼具學術性和應用性。
西班牙政府高度重視工業博士項目的發展,為企業和博士生提供大量資助,且資助力度逐年增加。自2023年起,西班牙科學、創新和大學部每年撥款800萬歐元資助工業博士項目,相較于此前每年400萬歐元的撥款翻了1倍。國家層面的資助分為兩類。一類直接面向博士生,每名簽約企業的博士生可享受每年1500歐元的學費資助。另一類面向企業,涵蓋以下費用:企業聘任博士生的費用,一般博士生年薪為2.43萬至3.28萬歐元;企業派博士生到外地進行研究的費用,每名博士生每年可獲得一筆5500歐元的差旅補助金;企業執行項目的其他費用,每個項目補助限額4萬歐元。除了國家層面的支持,各自治區政府也積極推動工業博士項目實施,進一步促進項目的區域發展和推廣。
推動知識的創新和轉化
目前,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巴塞羅那自治大學、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瓦倫西亞大學和巴斯克大學等知名西班牙高校均設有工業博士培養項目。其中,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的高校在工業博士項目推廣方面成果突出。自2012年起,加泰羅尼亞自治區政府聯合當地高校和研究機構推出了“工業博士計劃”。計劃實施5年內,就有19%的項目成功申請了專利。截至目前,該計劃已成功實施1036個項目,吸引了744名研究人員、478個研究團隊參與,還聯合加泰羅尼亞的所有高校、超過一半獲得自治區認證的卓越研究中心以及近700家企業和機構,形成了全方位的校企合作體系。
在2024年11月舉辦的第三屆巴塞羅那深度技術峰會上,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的衍生公司“AEInnova”榮獲“年度最佳深度技術初創公司”稱號。這家公司與巴塞羅那自治大學合作開展了兩個工業博士項目,其中一個項目開發了利用廢熱為物聯網平臺供能的系統,另一個項目則研制了基于熱電池的熱能回收系統。這些項目展示了校企通過技術創新減少高能耗行業對環境影響的積極探索,充分體現了工業博士項目在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實現校企等多方共贏
西班牙工業博士項目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為博士生、高校和企業帶來了顯著益處。通過緊密結合學術研究與產業需求,該項目不僅為博士生提供了實踐機會,還顯著提升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同時優化了高校的知識轉化機制,是產學研協同發展的重要模式。
對于博士生而言,工業博士項目提供了獨特的職業發展路徑。在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并參與研發項目的過程中,博士生能夠深入實踐領域,與行業內的優秀人才合作,積累實戰經驗。這種學術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大幅提升了博士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其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曾參與蒙德拉貢大學和伊克蘭科技公司(Ikerlan)聯合培養工業博士項目的馬亞倫·埃塞薩,在畢業后留任公司并成為博士生導師。她表示,工業博士項目極具吸引力,能夠提供更多資源,為博士生進入企業創造機會。
對于高校而言,工業博士項目為加強與企業和社會組織合作提供了更多契機。通過培養兼具學術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高校不僅推動了研究人員的現場培訓,還進一步完善了知識和技術成果的轉移機制,增強了高校助力社會創新的能力。西班牙著名化學家阿瓦利諾·科爾馬指出,將企業納入工業博士的培養主體,有助于促進高校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產學研結合。
對于企業而言,工業博士項目成為企業創新的重要驅動力。通過吸納高素質博士人才并借助高校先進技術設備,企業顯著提升了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此外,部分大區如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的企業還可享受研發和創新稅收減免政策。蒙德拉貢大學理工學院研究和技術轉化協調人羅伯托·烏里韋特克斯貝里亞指出,以往許多研究未能成功轉化為產品和服務,而工業博士項目通過推動知識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為企業開發新產品、新服務和創立新公司提供了重要支持。
工業博士培養的未來探索
盡管工業博士項目為西班牙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但其在實踐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如何更好地協調知識與實際應用、提升項目吸引力、拓展合作領域,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議題。
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工業博士計劃”負責人阿爾伯特·桑格拉·莫雷爾指出,一些大學和研究中心認為,工業博士項目的培養內容與實際工作需求仍存在差距,影響了項目的實施效果。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專業教授塞內恩·巴羅表示,西班牙高質量的高科技企業數量有限,契合博士生專業技能的崗位稀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業博士項目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在項目指導方面,一些問題也引發了關注。比如,相較于傳統的學術博士,導師對工業博士的關注度較低,影響了學術指導的深度。此外,國際學術界對工業博士項目的學術成果署名問題也提出了疑問。由于數據保密和知識產權的限制,企業往往不允許博士生公開發表研究成果,這與高校追求學術公開化的目標存在矛盾,影響了學術聲譽和研究成果的轉化效率。
盡管存在挑戰,西班牙工業博士項目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仍呈現出較大的發展潛力。近年來,為應對更廣泛的社會經濟問題,工業博士的培養方向進一步向經濟、政治、教育、藝術和哲學等人文社科領域擴展,社會科學、藝術和人文領域的工業博士項目數量占比從6%增至13%。當下,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正積極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可再生能源、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和數字化轉型等全球性挑戰。工業博士項目將通過開發更多合作項目、探索多樣化合作形式,提供更多重要解決方案。
總體而言,西班牙工業博士項目的實施,不僅推動了學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也為應對經濟社會挑戰提供了新路徑。通過持續優化培養模式,西班牙正逐步建立一個以知識轉化和創新驅動為核心的教育和產業協作體系。
?。ㄗ髡邌挝幌当本煼洞髮W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胡昳昀系該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19日 第0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