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以課程改革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2024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展回顧

發布時間:2024-12-27 作者:宋時春 郝志軍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年9月2日,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子固小學,一年級學生領到新發放的語文課本。

  2024年是我國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教育系統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系統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極為重要的一年。

  在這一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引領教育強國建設、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指導意義;在這一年,我國編制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旨在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由此開啟了教育強國建設的新征程。

  在這一年,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全面總結了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格局性變化,系統闡釋了教育強國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路徑,深刻闡述了教育強國建設要正確處理好的重大關系,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全國教育大會為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顧2024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繼往開來,有了新發展、取得新突破、呈現新局面、進入新階段,令人振奮鼓舞。

  1

  培根鑄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課程教學

  2021年7月21日,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指南》,要求積極發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培根鑄魂功能,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2024年,基礎教育界積極落實相關要求,多措并舉開展落實行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課程教學。2024年5月,教育部、人民日報社、全國少工委決定在全國中小學校深入開展2024年“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題活動,這一活動就是對上述要求的具體落實。

  主題活動分五個專欄組織開展:

  一是“筑夢現代化,共繪愛國情”專欄。通過生動故事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現新中國發展之變,見證新時代偉大成就,以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培育愛國情和強國志,努力學習繪就未來美好圖景。

  二是“習爺爺的時政活動”專欄。全面介紹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活動和重要講話精神,通過時政教育,幫助中小學生了解國家大事,培養青少年社會責任感,厚植家國情懷。

  三是“跟著習爺爺看中國”專欄。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創新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唱響團結奮斗主旋律,用領袖的魅力、思想的力量、時代的強音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共鳴,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

  四是“跟著習爺爺學用典”專欄。解讀習近平總書記用過的典故、名句,展現習近平文化思想蘊含的偉大真理力量、實踐力量,引導中小學生跟著習近平總書記學典用典,矢志報效祖國。

  五是“跟著習爺爺學黨史”專欄。以一樁樁、一件件黨史故事,通過清新簡潔、精美流暢的畫面回顧歷史細節,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的奮進歷程,讓更多中小學生牢記革命歷史的崢嶸歲月,增進對祖國的認同。

  該主題活動是對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全面貫徹落實,有助于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廣大中小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各地積極探索多種路徑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課程教學。比如,河北省正定縣在中小學開設“思政講堂”,邀請黨校教師、退休老干部等,為學生講述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間致力于發展經濟、大興教育、保護古城的事跡。在課程設計上,小學側重講“故事”,以繪聲繪色的講述讓學生了解具體事件;初中側重講“精神”,讓學生從事跡中總結學習寶貴的精神和意志品質;高中側重講“理論”,將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間的探索和思考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講授,讓學生理解國家大政方針背后的理論邏輯。

  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學校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基礎教育界積極學習并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此為推動相關工作的精神指引。

  2

  弘揚教育家精神,為課程改革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

  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是近年來基礎教育領域的重大主題。2024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經過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揚,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教師立德修身、敬業立學、教書育人呈現新風貌,尊師重教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追求,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成為常態,教師地位鞏固提高,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之一,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優秀教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具體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黨建引領、加強師德師風培養、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提高教師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營造教育家成長的良好環境、厚植尊師重教文化、講好中國教育家故事等諸多方面。這些內容是教師提高專業素養的基本路徑,為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具體引領。

  11月,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加強尊師惠師工作的若干措施》,從醫療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務、住房保障等方面進一步加強教師待遇保障,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這一重要舉措將為弘揚教育家精神、培育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提供重要保障。

  3

  義務教育新教材投入使用,為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夯實基礎

  2024年是落實義務教育新課標、推動新教材全面使用的重要一年。《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科新課標頒布后,如何有效落實“雙新”(新課程方案、新課標)成為今后一個時期基礎教育發展的重要課題。2023年5月9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推動落實義務教育新課程;2024年7月25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2024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根據2022年版課程標準修訂)》,正式公布義務教育階段教學用書目錄,與2022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配套的教材于2024年秋季學期陸續投入使用。

  今年9月,全國范圍內小學和初中開始使用新修訂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首先在起始年級使用,三年內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新教材體現出三個方面的突出變化:一是全面系統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二是突出文化育人功能,進一步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學習內容;三是進一步推進國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等相關重大主題教育內容進教材。自此,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改革由落實“雙新”(新課程方案、新課標)推進到落實“三新”(新課程方案、新課標、新教材),為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夯實了基礎。目前,普通高中階段2017年版課程方案和各科課程標準的最新修訂工作也緊鑼密鼓穩步推進。

  新版統編教材正式啟用后,教育部下發文件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具體教育教學工作進行規范和指導。例如,10月9日,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的通知》,提出堅持育人為本、尊重規律、守正創新、系統推進的原則要求,明確了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坐姿和執筆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培養學生正確掌握規范漢字的字形和書寫技能,提高書寫能力;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漢字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堅定文化自信等基本目標。文件提出了八個方面的任務措施,包括培養良好書寫習慣、提高規范書寫水平、傳承優秀漢字文化、鼓勵多種形式加強規范漢字書寫教育、規范校園用字等。這一文件的印發對于引導中小學校加強漢字書寫教育,引導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強化民族意識和文化認同具有重要意義。

  4

  激活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因地制宜實施課改深化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提出“一地一計、一校一策”,要求推動“課程方案轉化落地規劃行動”“教學方式變革行動”等五項重點任務,這為2024年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奠定了基調,成為引領課程與教學深化改革的基本文件。根據教育部教材局的部署,今年3月份,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在北京召開全國高校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會議,設立在全國高校和中國教科院的十多個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被重新激活和調動起來,這些課程研究中心分工配合、積極開展調研和指導工作,對于《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的落實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各地根據文件的具體要求,積極落實相關精神,使各項舉措落地,如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于7月26日印發《北京市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課程創新引領行動、教學改革深化行動、學生素養提升行動、教學評價改進行動、專業支撐保障行動、數字化賦能行動,由此深入推進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

  5

  加強人工智能教育,數字技術為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賦能

  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推動數字化賦能是近年來基礎教育領域的重要工作。2月19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單,旨在通過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試點,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形態,形成可推廣的優秀案例和先進經驗,推動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深入開展。12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探索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施途徑,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通知提出了六大主要任務和舉措,包括構建系統化課程體系、實施常態化教學與評價、開發普適化教學資源、建設泛在化教學環境、推動規模化教師供給和組織多樣化交流活動。全面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成為新時代背景下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

  除了政策上的要求之外,為推動基礎教育的實踐創新,廣大中小學校和一線教師以專題研討、教學展示、個案研究等方式,針對大單元教學、項目式學習、跨學科主題學習、作業設計與評價等熱點問題,以數字化賦能為重要手段,聚焦義務教育新課程方案、新課標和新教材的落實,開展了大量研究與探索,豐富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話語和實踐經驗。在這些活動中,一線中小學教師成為主角,他們活躍在教室和講壇之上,分享自己的教學體驗和在改革中取得的成就,成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舞臺上的一道亮麗風景。

  綜觀上述各項工作,2024年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對標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呈現出內容涵蓋范圍廣、綜合化和統籌推進的特點,體現出強烈的國家意識和時代創新精神。

  2024年即將過去,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邁上新的征程。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堅持時代性是基本原則,時代特征為改革的推進提供了最基本的底色。展望未來,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學生核心素養,樹立科學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推動教育強國建設;要聚焦人才培養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轉變育人方式,切實提高育人水平,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這是當今時代對學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作者宋時春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郝志軍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27日 第0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 精品69久久久久久99|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麻豆系列|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国产999精品2卡3卡4卡| 国产精品国产色综合色|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国产精品jvid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1717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国产2021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黑人巨大精品播放|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