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職教“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如何建

發布時間:2025-01-14 作者:佛朝暉 于京天 于維濤 來源:中國教育報

  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是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助推器”,是落實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重要“承載體”,是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的“組合體”。2022年12月,教育部確定建設170個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2023—2025年)(以下簡稱職教國培基地),并公布了名單。職教國培基地由31所普通高校和139所高職院校組成,按照19個專業大類劃分培養領域。如何發揮職教國培基地示范引領作用,打造品牌基地?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提升職業院校教師實踐能力是職教國培基地項目設計與實施的出發點

  職業院校教師實踐能力包括專業技術實踐能力和教學育人實踐能力。職教國培基地承擔“職教國培”示范項目和名師(名匠)、名校長培訓,項目設計需要將實踐能力提升作為出發點。在組織管理上,要形成項目主導,構建企業、院校和實訓基地的培訓協同機制。在項目實施上,可采用菜單式、模塊化課程,針對學員需要設計個性化培訓計劃。在基地建設上,可采用校企共建、企業內部實踐和公共實訓基地等多中心培訓基地模式。在師資隊伍組建上,應以教學名師、教書育人楷模、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獲獎選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指導教師、技術技能人才中的勞動模范、技能大師和具有高級或以上職稱的產業導師等組成名師、大師、導師團隊。在培訓資源上,可構建以教學成果獎、教學能力大賽、技能大賽和企業實戰案例為素材的“雙師型”教師培訓案例庫。在培訓評價與考核上,可根據情境學習理論,采用案例考核、實踐考核和增值評價為一體的培訓評價方法。

  對標《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標準(試行)》,構建標準體系是基地建設的首要任務

  標準是職教國培基地項目設計與運行的基礎,是保障“職教國培”項目質量的準繩,是評價項目和基地建設的依據。從內容來看,職教國培基地標準主要包括基地標準和培訓課程標準;從類別來看,職教國培基地標準分成共性標準和按專業大類劃分的標準。《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標準(試行)》是職教師資培訓的基本標準,建立了“四條通用標準+三級發展標準”的標準框架。其中,“四條通用標準”是師德為先的政治標準、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理實一體的教學能力、對接產業的發展要求,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將政治素質和師德素養放在首位,其次強調“雙師型”教師的教育性、職業性和專業性三個方面的業務素質和能力。“三級發展標準”重在定量明確,主要是針對初級、中級和高級教師達到不同水平和程度的具體要求,體現發展性。中職學校從教學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三個維度評價“雙師型”教師;高職學校從教學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社會服務四個維度評價“雙師型”教師。職教國培基地標準應對標《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標準(試行)》中的要求,在提高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主持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教學研究項目或科研項目的能力,增強學術論文、教學研究成果、著作或教科書的撰寫能力,提升參與或指導學生參與技能競賽類、教學成果類、科技發明類獎項的競爭力等方面加強培訓。

  促進產教深度融合,提升職教國培基地建設的跨界性

  產教融合是“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必由之路。170個職教國培基地由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組成。這些企業有行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教融合型企業、“獨角獸”企業和國家級教師企業實踐基地企業。牽頭院校與企業深度融合,共建校內實驗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校企共建培訓指導專家委員會、培訓執行團隊和培訓管理團隊;共同商討職業院校名師培訓方案,開發線上、線下混合式職業能力認證課程;及時修訂培訓內容,將產業和企業的新工藝、新方法、新技術引入培訓教材,為教師提供來自企業生產運營的實戰案例包;在評價上,引入企業真實項目、科研項目,發揮企業在評價方面的主體作用。

  發揮數字化轉型的引領作用,加強職教國培基地數字化培訓建設

  職教國培基地擔負著賦能“雙師型”教師數字化素養和能力提升的重任,在資源建設、實訓基地、培訓內容和培訓管理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促進基地向數字化職教國培基地轉型。在培訓資源方面,可通過組建聯盟的方式,在培訓項目結束后,留存培訓課程數據資源,建立同一類型或同一行業培訓資源庫。在學員管理方面,可合作建立或單獨建設學習者個人主頁,建立教師培訓的“學分銀行”管理系統,留存接受培訓教師的學習數據,展示培訓成果,為教師培訓進行數字化畫像。“雙師型”教師數字化素養和信息化能力是職教師資培養的重要內容,職教國培基地應借助虛擬仿真實訓基地、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和云計算等技術手段,為教師提供企業真實案例和先進技術,解決實訓教學過程中的“三高三難”,服務“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搭建同一專業不同地區教師或不同專業教師的虛擬教研室,為他們解決同一科研課題、技術難題提供商討空間和活動,也可共同為學生開設課程。

  (作者單位系國家教育行政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5年01月14日 第0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2021精品国产品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免费了|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图片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99免费精品视频|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86|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播放 |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羞羞色院91精品网站|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