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
在教育強國建設的全面布局、高位推進之年,高教龍頭如何昂起,如何充分發揮作用?
上周,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第三十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推動高等教育實現由大到強的系統性躍升,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先導力量”。
“戰略先導力量”,角色清晰、定位高遠。
今年以來,加快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信號,頻頻釋放。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科技自主創新和人才自主培養良性互動,教育要進一步發揮先導性、基礎性支撐作用”。
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要求“統籌推進高校育人方式、科研范式、辦學模式、治理體系等方面改革,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
同時,教育部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傳達學習2025年全國兩會精神的黨組擴大會等重要會議中,也對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點方面進行了部署。
密集信號背后,折射出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昂起龍頭的迫切期待。
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加快,人口發展呈現新的趨勢性特征。這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
實現打造戰略先導力量目標,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對國家戰略的服務支撐和引領能力顯著增強……高等教育的成就,是教育戰線不斷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守正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教育強國的信心和基礎所在。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家底”,有積聚“家底”過程中凝聚的艱苦創業、勇往直前的精氣神,教育戰線才更要勠力同心、接續奮斗。通過綜合改革,解決高校同質化發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能力不足、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滯后、人才培養體系與創新鏈產業鏈存在斷點等突出問題。
抓住關鍵時刻,方能乘風破浪,直抵彼岸。
不僅是高等教育。在更多教育領域,都遵循同樣思路。
上周,教育部與中國殘聯舉行工作會商會議。會議指出,“教育部與中國殘聯緊密合作,共同組織實施了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推動特殊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
何謂跨越式?從“部分”到“全納”的跨越,從“被動幫扶”到“主動賦能”的跨越,從“保障生存”到“促進發展”的跨越。特殊教育取得顯著成效,普及水平、教育質量、保障能力明顯提升。
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推進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既是補齊教育短板的必然要求,更是激活人才紅利的戰略選擇。當前,特殊教育依然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如區域發展不平衡,學前、高中兩端延伸有待加強等,這要求有關各方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強擔當推進有關工作,如會商會議指出的“共倡融合發展理念、共建聯動長效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同頻共振的工作格局,推動特殊教育再上新臺階。
有基礎、有人心、有目標、有路徑——乘風而起正當時!教育戰線更要牢牢抓住歷史機遇,將《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美好藍圖化為奮發進取的生動實踐。
(作者系本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24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