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扎實實地推進“五金”建設,是構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基礎性工程,也是推動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的務實之策。然而,“要實實在在地把職業教育搞好”,還需在系統觀念指引下做好整體發展規劃。
首先,在“金專業”“金基地”建設過程中,需緊密結合區域發展規劃,確保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發展需求高度契合。其中,優化專業結構是建設“金專業”的前提條件,只有深入調研區域產業現狀和發展規劃,才能明確產業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進而調整和優化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其次,在“金課程”“金教材”建設過程中,需緊貼行業技術變化,確保課程內容能靈活適應產業轉型的需求。由于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迭代,職業院校課程必須具備高度的動態性和前瞻性,所使用的教材需每年進行動態調整。因此,建設區域產教聯合體是必要措施,其可構建職業院校與企業的緊密合作機制,降低信息搜尋成本,提高課程內容調整的及時性,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適應能力。
最后,在“金師資”的培育上,需制定詳細而周密的計劃。職業院校需雙管齊下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一是通過引進高水平教師“擴增量”,大幅壓低生師比;二是加強現有教師培訓“優存量”,提升師資隊伍的教學素養和實踐能力。同時,應注重師德師風建設,確保教師能夠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爭做培養大國工匠的“大先生”。(作者系唐山海運職業學院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01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