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繁陽鎮城關一小優化大課間體育活動,圖為學生們在參與呼啦圈操活動。 田園園 攝
貴州省黔西市金蘭鎮金蘭小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間體育活動,圖為學生在操場上進行拔河比賽。周訓超 攝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水部街道閩江學院附屬中學打造體育特色大課間,圖為學生在進行排球訓練。謝貴明 攝
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永和學校將傳統游戲與現代體育結合,圖為學生們在課間玩“彈玻璃球”游戲。周紹宗 攝
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太平店實驗小學以“大集體、大融合、大賽事”發動學生全員參與運動,圖為孩子們正在進行“龍過江”展示。楊東 聶志鵬 攝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第五中學籃球社團的學生利用大課間進行籃球訓練。 張維堂 攝
江蘇省南通市紫瑯湖實驗小學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間活動,圖為學生們在課間快樂游戲。 翟慧勇 攝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中小學制定多樣化、個性化的課間活動形式和內容,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動起來”,圖為學生參與學校創造的特色游戲。 譚云俸 攝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思源實驗學校學生在課間跳長繩。田如瑞 攝
■《綱要》看落實
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即日起,視覺版開設“《綱要》看落實”欄目,圍繞《綱要》中的任務和要求,推出各地推進落實的圖文報道。
《綱要》明確要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其中提出“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春季開學以來,各地中小學紛紛采取快樂大課間、游戲化運動、特色運動進體育課等多種形式,帶動學生走上操場,樂享運動。近日,本版征集了展現各地中小學體育活動精彩瞬間的攝影作品,歡迎讀者一起來感受孩子們的快樂童年!——編者
在運動中積蓄成長的力量
易鑫
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隨后,各地紛紛印發通知,出臺多項舉措加以保障,推動落實。
這一聲聲“發令槍”,讓全國的中小學操場更加“躍動”起來。
課間從10分鐘延長到15分鐘,體育項目創新拓展至操舞類、技能類、體能類、游戲類。云南的孩子們跳著彝族舞強健體魄,河南的學生們在操場上舞起了太極功夫扇,廣東的少年們精氣神十足地舞龍舞獅,東北的校園冰球社員在冰面上劃出優美弧線……課程創新的實踐展現出驚人的創造力,傳統體育智慧與現代教育理念實現了完美結合,這一幅幅生機勃勃的畫面,構成了中國教育最生動的圖景。
在這些圖景里,每天2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化成了孩子們奔跑時掀起的風、跳躍時酣暢的汗水,日積月累,還將化作學生體質健康的不斷提升,近視率的不斷降低,抗挫折能力、團隊意識、規則精神的不斷增強,以及終身體育意識的最終養成。運動的價值延展揭示了更深層的育人邏輯——當孩子們在運動中綻放笑臉時,律動的不只是身體,更是心靈和生命,當體育從技能訓練升維至生命教育時,汗水浸潤的跑道便成了人格成長的螺旋階梯。
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不僅是對青少年成長規律的尊重,更是對科學教育理念的實踐深化。讓健康中國從校園起步,讓成長的力量在奔跑中積蓄。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02日 第0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