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機師”挑戰“人師”——

教師需建構“四重身份”

發布時間:2025-04-03 作者:楊雪 齊學紅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師積極建構負責任的倫理主體身份,不僅有助于在人工智能時代找到自身存在的合理依據,也有利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安全深度融合

  以DeepSeek(深度求索)、ChatGPT(自然語言處理模型)等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通過機器學習從數據中學習對象的特征,進而生成全新的原創文字、圖片、視頻等。其問世標志著“強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以機為師”開始沖擊“以人為師”。現實教學中,已經有學校、教師將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入教學,課堂上同時出現了“人師”和“機師”。生成式人工智能為教育發展帶來機遇,但也潛藏隱私安全、算法歧視等倫理風險。因此,基于教育倫理風險規避的教師智能責任身份建構,為應對“機師”與“人師”之爭提供了契機。教師積極建構負責任的倫理主體身份,不僅有助于在人工智能時代找到自身存在的合理依據,也有利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安全深度融合。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指出:“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應對人工智能挑戰,提升數字素養,積極融合新技術,化“危機”為“新機”,變“對手”為“助手”,創新教學模式,實現高質量育人。其中,教師建構負責任的倫理主體身份尤為必要,關乎教育數字化變革及教師數字素養的提升。

  一是自覺而堅定的教育價值捍衛者。

  生成式人工智能擁有完備的數據庫和算法系統,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功能,能為學習者提供自適應學習支持系統,極大地提高了知識學習的效率和便捷性。但其基本邏輯在于關注效用、功率和計算,自適應學習模式本質是工具理性的算法程序。例如,有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自適應效用計算“迎合”用戶需要而在知識提供上“偷工減料”或使學習(內容)變得簡單、淺顯,知識獲得變得快餐化。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認為,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當前,教師作為教育實踐者,有責任捍衛教育價值,不應讓渡教育主權,而應發揮一己之力堅守教育立場,更好地擔負起育人使命。一方面,教師要在教育中保持育人初心,在人機協同的教學過程中,基于價值理性為技術應用建立使用邊界,避免沉迷于追求效率而遮蔽育人目的。另一方面,教師要喚醒主體性和能動性,避免“唯技術說話”的技術霸權,主動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積極應對挑戰。

  二是審慎而誠信的技術風險監督者。

  生成式人工智能能提供契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如在教育應用中為學習者提供精準的個性化服務,但生成的內容可能有信息錯誤或歧視偏見,盲目依賴和信任會帶來不良后果。另外,根據用戶的檢索,人工智能在數據處理中可能呈現傾向性,使用戶的認知容易受到“信息繭房”影響,帶來思維固化、認知窄化、群體極化等問題。因此,教師應成為技術風險的監督者,預判風險并進行行為干預,減少不良風險對教育造成的侵害。首先,教師應基于教育的實際需求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若為吸引眼球,不顧教育規律和學生需求而濫用智能技術、完全依賴智能物,就違背了技術誠信。其次,教師要全程監督教育技術的應用,識別和防范可能出現的風險。如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反思后謹慎使用,不搞“拿來主義”;對歧視性的信息輸出向技術管理者報備等。

  三是自發而睿智的人際關系關懷者。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自適應學習模式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減少了對教師的依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師生交往,導致師生情感淡漠疏離。長期的人—機交互代替人與人的交往,會影響學生的社會情感力,不利于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在“人—機—人”的教育情境下,教師應該成為師生人際關系的主動關懷者。首先,教師不僅要關注技術,更要關注到技術應用過程中的師生交往互動,不是淺層的“問與答”,而是以言語或非言語符號系統為媒介,進行認知、情感、思想和人格等方面的深層交流。其次,在師生的交往互動中,教師應自發釋放“師者之愛”,給予學生人文關懷,主動理解學生,建立情感共鳴。最后,教師要積極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共情能力、洞察力等,用心傾聽學生,通過感情投入和悉心呵護,啟蒙學生的心靈、情感和精神,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為“學生心靈的對話者”。

  四是自主而專業的倫理安全維護者。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逐漸深化的背景下,學生的倫理安全受到挑戰。生成式人工智能依賴大規模的數據推理,需要大量數據“投喂”,在數據的采集、處理方面可能存在數據泄露、販賣或侵犯用戶隱私的風險。而且,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開發應用中易受資本裹挾,生成內容可能會危害少年兒童的思想觀念、民族意識等。針對這些倫理安全風險,教師應承擔起監護學生安全的道德責任。一是教師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中要堅持透明化的原則,如教師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前,征求學生用戶的意見,告知數據采集的類型、方法。二是教師要具有隱私保護意識,及時提醒學生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竊取”隱私行為,增強學生數據隱私的自我保護意識。三是教師要明確數據使用的權責邊界,禁止數據的濫用,保護學生的信息倫理安全。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國家一般課題[BEA200117]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03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四虎8848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999精品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99视频精品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凹凸精品视频分类国产品免费|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久久精品94精品久久精品|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va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射精av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97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福利资源在线|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国产永久|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