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守正創新 地方文化資源巧入課程

發布時間:2025-05-04 作者:宋玲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師和幼兒用皮影講故事。 幼兒園供圖

  文化的傳承性和連續性是一個民族的根本。當前,地方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時存在諸多問題,如:資源挖掘利用不足,學習碎片化、片段式;資源生硬地“塞入”保教活動,實施方法和開展形式單一;幼兒園、家庭、社區三方育人機制不暢,家庭、社區參與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待提高等。

  齊魯文化蘊含“仁者愛人”的倫理觀、“格物致知”的實踐觀等育人精髓,與幼兒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學習特點深度契合,是幼兒心靈成長的“源泉”。在此背景下,山東省實驗幼兒園堅持守正創新,構建了以“兒童性、具身式、協同化”為內核的實踐模式,將地方文化資源巧妙地融入幼兒園課程。

  1

  基于“兒童性”資源挖掘原則

  形成“五領域、七板塊”內容體系

  “兒童性”是指地方文化教育內容要“去成人化”,以契合幼兒年齡特征,鏈接五大領域學習的核心經驗,回應幼兒即時的興趣需要為追求。秉承“兒童性”原則,針對豐富多元的齊魯文化資源樣態,我們確立了“內涵分析—教育識別—童化轉譯—領域鏈接—主題童化”的資源篩選與轉化路徑,并將其分為“游”“塑”“品”“享”“話”“探”“玩”七個板塊。

  我們組建以教師為核心,包含專家、家長、幼兒多元社會身份,涉及齊魯文化研究者、非遺傳承人等多主體資源的收集小組,通過“收集、評估、調整”的程序,綜合實地考察、網絡搜集、生活體悟等多種途徑,選擇具有齊魯代表性的儒家文化、禮樂文化、泰山文化、泉湖文化、建筑文化、飲食文化等13個文化專題,進行內涵分析。

  我們對照政策文件以及幼兒活動特點,通過教研、家長問卷和訪談等方式進行教育識別,運用繪畫表征、觀察傾聽、兒童會議等方法進行轉譯。在此基礎上,結合幼兒學習方式與生活經驗,讓主題貼近兒童。把13個文化專題轉化為積木搭建、戲劇表演、游戲規則、繪畫表征等幼兒喜歡的活動與熟悉的經驗,生成了尋尋訪訪“游”齊魯、捏捏畫畫“塑”齊魯、津津有味“品”齊魯、玩玩賞賞“享”齊魯、說說唱唱“話”齊魯、鉆鉆研研“探”齊魯、樂樂鬧鬧“玩”齊魯七個板塊。

  2

  以“具身式”學習為活動要旨

  構建“1+4+N”實施路徑

  “具身式”是地方文化教育活動的實施要旨,幼兒園活動實施應以幼兒身體參與為基礎,讓他們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中探究文化。由此,我們構建了“1+4+N”實施路徑。

  “1”即主題審議,師幼共商明晰方向,教師共審厘清情境脈絡,家園共議保障基本條件。師幼共商,即圍繞“五領域、七板塊”內容,對齊魯文化內容進行預選,達成共識,確定主題內容方向。教師共審,即對主題進行設計、論證、甄選和調整,對主題活動實施的脈絡、內容進行設計和論證,以提高主題活動實施的質量。家園共議,即教師與家長圍繞“幼兒生活經驗、家園可提供的支持、可開展的家園活動”等開展共同討論,為主題活動實施提供保障。

  “4”即主題開展的4種核心形式,在環境中熏陶、在生活中體驗、在游戲中創玩、在學習中探究。在環境中熏陶是將建筑、飲食、方言、藝術等齊魯文化元素融入環境創設,以“五廊四室”為基本布局,打造互動性的齊魯文化長廊,開設中華文化體驗館、小魯班木工坊、泥塑非遺傳承館等文化場館,讓幼兒耳濡目染。在生活中體驗是將齊魯文化元素自然滲透于晨間活動、自主進餐等一日生活的多個環節,運用角色扮演、榜樣示范等具身化體驗方式,讓幼兒真切感受齊魯文化的魅力。如:我們將齊魯禮儀滲透于入園、離園之中,設置“禮儀小標兵”。在游戲中創玩是通過“興趣點—問題線—材料面—支持體”四個步驟,挖掘和整理適切的齊魯民間游戲,提供豐富的室內外游戲材料、游戲場地,創設多樣的游戲機會,激發幼兒對齊魯文化的充分創玩。在學習中探究是在幼兒與自然、與社會、與自我的互動、探索、對話中尋找齊魯文化融入主題活動的適宜時機與內容,通過“真實情境—任務驅動—對話合作—表征表達”的學習流程,實現幼兒對齊魯文化的探究、融合、傳承。如:“我是泉水娃”主題活動中,幼兒通過游泉、識泉、賞泉、講泉,萌生愛家鄉的民族自豪感,領會、運用、傳播了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N”即多元化的輔助形式。在上述4種核心形式的基礎上,幼兒園輔以親子活動、社會實踐、節日活動、社團活動等多元化的形式。這些輔助形式圍繞主題活動開展的需要,對核心形式進行補充,更充分地回應了幼兒學習方式的多樣性。

  3

  依托“協同化”三角支撐關系

  探索“六維聯動”育人機制

  “協同化”是指家園社三方協同的育人愿景,幼兒園、家庭和社區在明確各自角色和職能邊界的基礎上,以文化育人的目標為導向建設教育共同體,有效整合利用多方資源,通過共商、共創開展育人活動,進而實現育人目標。

  “協同化”的三角支撐關系,即幼兒園積極主導、家庭主動履責、社會有效支持。我們建設由教師和各年級組家長組成的“齊魯文化項目組”,以主題開展為任務驅動,挖掘齊魯文化豐富內涵、梳理齊魯文化核心內容、設計齊魯文化教育任務、拓展園外活動補充教學,家園雙線將齊魯文化教育嵌入幼兒生活和游戲中。如:在游戲暢游日、親子廟會等活動中,教師從整體認知與行動出發設計活動計劃,家長從重點項目與體驗出發補充活動計劃,家長邀請泰山皮影傳承人進園為幼兒表演“武松打虎”,剪紙藝術傳承人帶幼兒學剪窗花,非遺傳承人一一解答幼兒的問題與好奇,豐富了幼兒在活動中的多維經驗。

  “六維聯動”育人機制指的是目標導向、團隊建設、資源整合、任務驅動、對話協商和成果共享。這樣的聯動機制豐富了課程的實施路徑和渠道,為協同育人帶來更多的視角和可能性。在共同的價值認同中,三方搭建的育人平臺發揮了“1+1+1>3”的效力,家園社在認知層面達到高度統一,提升了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的程度,增加了社會對幼兒園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構建了家園社協同共育的新生態。

  (作者系山東省實驗幼兒園園長,本文系2022年山東省學前教育研究課題“齊魯文化融入幼兒園項目學習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2XQJY102]階段性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04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99视频精品草莓免视看 |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国产99精品久久|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 国产剧情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成人三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内在视频线2019|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777国产偷窥盗摄精品品在线|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久久精品国产清白在天天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久久99热精品这里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国产91性色也|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精品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9| 国产精品女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观看| 思思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老司机99精品99|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