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2025年第2期刊發樂惠驍等《“教學法轉型”:人機共生時代的教學原則構建》一文提出,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教學活動正從傳統的“師—生”二元主體結構轉變為“師—生—機”三元結構。為了達到不輸于傳統“師—生”互動的有效教學,實現“人—人”教學中的有效教學策略遷移到“人—機”教學的場景中,需要構建適用于“人—機”教學場景的設計原則。一是保證情感互動。在媒介層面,提升機器的社會臨場感,使其能夠通過擬人化的聲音、表情和行為與學習者進行情感化互動;在社交層面,重視社交規范的作用,重新構建機器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規則,促進有效的教學交互。二是保證信息有效性。針對大模型的“幻覺”問題,提出結合領域知識庫和技術護欄機制來提升信息的準確性;關注人機信任的平衡,避免過度信任和算法厭惡,培養學習者的批判性思維和數字素養。(房圣康 輯)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15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