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深圳市南山區構建社會化育人生態——

在AI“生態雨林”中拔節生長

發布時間:2025-05-31 作者:本報記者 劉盾 通訊員 蔣穎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集團)海岸小學學生在組裝機器人,他們通過編程、搭建等實踐,將AI知識具象化。南山區教育局供圖

  在深圳市南頭古城調研時,北京師范大學南山附屬學校學生羅藝伶、何秋妍發現,古城環境衛生有待改善。他們在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等導師指導下,研制“服務型機器人”,為居民提供垃圾清掃等服務。

  古城道路不平整,羅藝伶在企業導師指導下,運用人工智能算法優化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并結合實時地形感知技術,讓小機器人們能平穩行走,合作收集和分類垃圾。

  自2019年起,深圳市南山區構建“校企共建、基地聯動、協同創新”三位一體的社會化育人生態,探索面向全體中小學生的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路徑,引導學生利用人工智能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區域AI三級進階課程幫學校遠離單打獨斗、重復建設

  “我們在構建人工智能課程體系時,應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段特征出發,系統規劃、分層設計。而這僅靠一所學校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數年前,南山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珺帶隊調研時發現,區內很多中小學校的人工智能課程尚未形成體系,課程目標層次不清晰,配套資源更新不及時。

  區內曾有中學主要依托企業和高校,開發人工智能課程,但課程難度超出很多學生認知水平。區內還曾有部分學校試用企業主導開發的人工智能課程,但學校很快發現,很多企業課程偏重自家企業的產品和技術,內容不全面。

  南山區教育局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構建分層遞進的課程體系。南山區面向三至八年級學生,以及高一年級學生,開發“基礎—拓展—創新”三級進階讀本。

  “讀本內容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知識結構循序漸進、能力培養層層遞進,小初高三個學段縱向貫通,其中小學側重感知與體驗,初中注重體驗與編程,高中則偏重編程與創造。”南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石義琦表示,南山區建立了相對完整的人工智能課程框架,這既能避免區內中小學校單打獨斗開發課程,也能有效減少區內學校重復開發。

  南山多所中小學校與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等單位共建人工智能課程,并動態更新教學資源。

  “練兵場”幫學生打通“學”與“用”的通道

  蓋皓宇在小學就對人工智能很感興趣。升入南山區文理實驗學校(集團)初中后,他先后被選入科研體驗營、挑戰營。蓋皓宇與團隊成員利用人工智能等知識,合作解決了機器人馬達配置等很多問題。

  南山文理集團與深圳零一學院聯合開設科創體驗營,課程覆蓋機器人設計、人工智能原理與應用等領域。集團校學生根據興趣選擇研究方向,在深圳零一學院科研導師指導下,理解AI基本原理及其常用工具,并借助AI分析問題、設計解決方案。

  如何用人工智能賦能創新型人才貫通培養?“我區聚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構建‘高校—政府—企業—學校’協同育人機制。”楊珺表示,很多學校與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等共建“創新人才孵化基地”,開設“科研體驗營”“創新實踐營”,為學生學習、提升人工智能應用能力提供實踐平臺。

  南山文理集團與深圳零一學院強化合作,根據小學、初中不同學段、層次學生對人工智能新技術的學習需求,共建九年一貫制的培養體系。隨著學生的能力、學段增長,集團和學院不斷升級課程,引導學生參與更高層次的項目,助力他們認知、能力進階。

  為幫學生打通人工智能教育“學”與“用”的通道,南山區積極利用區內豐富的產業資源,打造騰訊濱海大廈展廳、優必選機器人展廳等26個人工智能教育實踐基地,探索“真實問題—行業導師—成果孵化”的育人鏈條。學校與基地雙向選擇,共同開發實踐課程,引導學生將人工智能知識內化為實踐動手能力。

  共建共享AI科技場館集群實現“一校投入、多校受益”

  在南山區前海創新教育集團桂灣學校“早到集市”上,陳灝銳等學生在學校AI探索體驗館中,與人工智能工具一起繪畫、唱歌、下棋。

  南山區多所學校聯合高新企業共建人工智能實驗室。騰訊就與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集團)學府一小等學校共建聯合實驗室,部署人工智能軟硬件平臺。南山區現已有7間校企深度共建實驗室,40多所學校自建人工智能實驗室,60多所學校配有人工智能教學產品。

  “人工智能教育資源尤其是場館建設投入大,我區探索出‘1+N’資源共享機制,努力提升資源惠及面。具體就是1所學校帶動周邊N所學校,聯合企業共建共享人工智能教育場館,努力實現‘一校投入、多校受益’。”在楊珺看來,這不但提高了人工智能場館的利用率,而且能引導片區、集團各學校根據自身優勢建設場館等資源,有效避免資源的重復建設。

  桂灣學校作為集團骨干校,聯合多家企業建設AI探索館等場館,著力打造“未來創新小鎮”這一共享科技場館集群。桂灣學校將場館對外開放,港灣小學等鄰近學校學生可定期前來使用,他們還能參與跨校社團、課程體驗。“未來創新小鎮”現已開設15門AI課程,引入10余家企業的人工智能教育資源。在“1+N”機制助推下,人工智能教育資源在南山區產生了明顯的“乘數效應”。

記者手記

人工智能教育是為創造而非應試

  人工智能教育不應是“在黑板上教編程”,更不是“拿高分的應試算法”。深圳市南山區先行先試,探索出可借鑒經驗,強化社會化協同,從高新企業、科研院所引入人工智能教育“活水”。

  人工智能浪潮奔涌向前,中小學校僅靠自身師資和教學資源,難以追趕其發展速度。我們需清醒認識到: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實踐案例、鮮活場景在企業、科研院所。區域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主動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資源圍墻”,努力將更多高新企業、科研院所的真實項目、課題,轉化為人工智能教學資源。

  人工智能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識傳授。中小學校應建立以問題為導向的人工智能教學模式,通過項目式等教學模式,努力將技術應用、工程實踐、倫理思考融為一體。學生也能在“做中學、學中做”的循環中,貫通知識鏈與創造鏈,將人工智能變為發現、解決問題的“利器”。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31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视|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日韩经典|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分类一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在线视频日韩精品|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蜜芽|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男同|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野战|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