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促進大學生就業
本報訊(記者 胡若晗)“是母校的‘四有’好老師啟航計劃(以下簡稱啟航計劃),一步步引領我成長為一名扎根基礎教育的老師。”2020年,從北京師范大學畢業后,巴桑措姆來到西藏自治區邊壩縣中學任教。回顧4年的本科求學經歷,她坦言,啟航計劃對推動她到邊遠地區就業起了關鍵性作用。
近年來,為引導更多優秀畢業生投身基礎教育事業、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北京師范大學發起了名為“四有”好老師啟航計劃的畢業生就業獎勵政策。
“該計劃通過榮譽表彰、專項獎勵金、能力提升、職后培訓等激勵措施,把就業育人工作貫穿培養全過程、融通職前職后全鏈條,有力促進了人才培養與基礎教育市場需求的精準對接。”學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介紹。
“就業指導課程對我的影響很大。”巴桑措姆記得,在一次優秀校友經驗分享會上,一位學長講述了自己投身西部基礎教育的故事,讓她感受頗深:“當地教學條件艱苦,為上好地理課,學長徒步十幾公里采集巖石樣本,這堅定了我去西部就業的決心。”
北京師范大學建立了完善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課程形式多樣,包括課堂講述、案例教學、實踐作業等,強化學生對為師為教的認識。我們還組織了啟航計劃政策宣講團,走進學生社區、宿舍等,積極開展政策解讀宣講,將價值引領深度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張新穎說。
除了課程體系,學校還推出一系列實踐活動,通過義務支教、調研尋訪等形式,深化學生對基礎教育就業的認知。僅2024年,就有200多支實踐隊,奔赴祖國各地開展火熱實踐。
大一時,歷史學院學生韋宇少參加了啟航計劃的廣西高友村支教活動。支教結束時,孩子們給她寫了一封信:“老師,我也希望像你一樣考出大山。”這點燃了韋宇少決心成為一名教師的“火種”。
為了了解畢業生職業發展狀況,啟航計劃還構建起“離校不離心”的跟蹤服務體系。“我們定期開展啟航計劃入選畢業生的尋訪活動,了解他們的就業情況,學校校友會也為他們的職后專業能力提升及職業生涯發展給予支持。”張新穎介紹。
前不久,北京師范大學的教師不遠千里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開展了啟航計劃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活動。
“母校老師對我的公開課進行了細致點評,還開展了主題講座,為我們傳授了幫助學生明理育心的有效方法與關鍵要點。”2020屆畢業生、北京師范大學克拉瑪依附屬學校歷史教師李玉偉說,這次培訓課程后,他仔細打磨了自己的公開課,并在北師大歷史學科共同體云端教研時分享了自己的授課思路,希望能給學弟學妹提供更多經驗。
為引導更多畢業生去往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北師大將對啟航計劃進行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學校將更加聚焦服務國家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重點獎勵簽約至832個脫貧縣、中西部陸地邊境縣及海南省三沙市以及學校發展規劃指定的需要開展戰略合作或對口幫扶地區的基礎教育領域單位的畢業生。”張新穎說。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09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